•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扬州大学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一周校园动态(8.15—8.19)

    :2022年08月20日
    江苏教育发布

    8月18日,由扬州大学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无锡太湖下水,湖面蓝藻控藻率达到80%以上,试运行成功。

    校园·要闻

    01、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联合创办“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近日,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相关公司整合三方优势,联合创办“乡村振兴产业学院”,重点打造服务乡村农产品的技术推广和电商项目,以此带动我国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项目发展。

    据悉,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将重点建立品牌产品定点村,“一村一品”网络直销平台和开展“村品评品竞赛”,首期在全国选择100个村开展试点,逐步扩大到1000个村,从“一村一品”——“千村千品”——“万村万品”建立品牌基地,由院校师生负责创意、科研机构负责技术开发和指导、企业进行品牌包装和销售,并牵头全国文化创意产学合作联盟单位直接参与,迅速形成服务网络,扩大市场覆盖率。

    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省运会高校部乒乓球赛

    在该校举办

    8月13日至16日,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高校部乒乓球比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本次比赛,共设甲A组和甲B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等七项比赛项目。来自全省的48支学校队伍,326名运动员参与了本次比赛。

    乒乓球比赛是省运会所有比赛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八月的南京酷暑难耐,但运动员们的比赛热情丝毫不减。

    校园·内外

    01、扬州大学

    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

    8月18日,由扬州大学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无锡太湖下水,湖面蓝藻控藻率达到80%以上,试运行成功。

    该研究团队设计的微能耗加压控藻船采用物理水压从细胞内部破解蓝藻生长繁殖的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水的不可压缩原理,向处于密闭水容器中的蓝藻水注入压力介质,快速加压蓝藻,能耗极低,并且巧妙地采用序批式自控运行,连续吸入蓝藻水加压后排放,实现大流量吞吐加压蓝藻水。

    0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课程思政工作坊”培训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近日,常州工程学院举办首期“课程思政工作坊”培训会。通过专家授课、分组研讨等形式,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实现思想碰撞,共同探索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举措。

    培训期间,学校与新华网、武汉大学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聘请三位专家担任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特聘教授,构建多方联动合作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质量建设。

    0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承办2022年全省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项目

    近日,江苏省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微课制作项目在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开班。

    培训班设置线上学习、师德师风、理论学习、课件开发、辅助资源开发、视频拍摄与录制方式、在线开放课程与微课开发应用等7大模块,采取线上直播、专题报告、实践操作和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员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

    04、各高校

    开展多彩暑期社会实践

    主题活动

    随着暑假的来临,各高校的社会实践团队和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利用假期走进基层,学习崭新技能,锻炼实践能力,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群众们带去暖心服务——

    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团委组织在校大学生组成“汽车人联盟”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苏州市吴中区城南街道开展暑期实践,助力社区治理。

    团队成员以入户走访、信息录入、实地拍摄等方式,协助城南街道开展网格化人口底数摸排工作,同时还就疫情防控、防骗反诈等方面开展调研宣传,短短两天时间就开展了600余户的调研走访、更新了百余条数据,以实际行动感知社区发展变化,助力基层社区治理,让青春在一线绽放光芒。

    2、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筑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吴文化在苏州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深入调研。

    团队参观了苏扇工厂制作车间,参与了檀香扇绘制,并了解了吴文化的发展历程等。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表示,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要挖掘吴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不断弘扬发展吴文化。

    3、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云锦创新性传承“”实践团立足南京当地的非遗文化,探究在数字化时代南京云锦的创新性传承方式,为非遗文化建立“活档案”。

    成员们创新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文化韵味,在云锦织造工艺大众化传播与宣传中,发掘文化内核,以智慧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为南京云锦的继承与前行探索数字化方向,为非遗文化添砖加瓦。

    4、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红色文化青春实践团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以“红色精神,铸魂育人”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探索实践之旅。

    团队成员从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中追随先辈足迹,触摸那段从无到有、艰苦奋斗的历史,感悟井冈山的红色魅力。他们与井冈山革命烈士后代、老红军后代和新时期红军传人等典型人物座谈,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史,将红色基因牢牢刻进心中。

    5、苏州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小分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美化乡村,共绘新颜”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以绘出美好图景、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围绕当地风景特色和风俗文化,用心构思、精心设计、潜心创作,用彩绘的形式装点美丽乡村、书写美好生活、讲述美好故事。

    学子们把自身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响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用艺术服务乡村环境建设,为村容村貌增姿添彩,充分彰显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05、各学校

    开展助力中小学课后教育

    系列活动

    近日,各高校和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空余时间,借助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小学课后教育助力——

    01、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组织的“博爱之星”夏令营活动中,专业教师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无人机技术与机器人技术体验和职业启蒙课程。

    从无人机视觉秀、机器人舞蹈秀出发,教师们通过科技秀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将无人机、机械臂等技术设备带到现场,为同学们讲解无人机技术、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沿进展。同时,在专业师生团队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尝试在模拟机上操控无人机、机械臂进行作业,在熟悉操作要点和流程后,小朋友们上手感受了一把实机操作的魅力与神奇。

    02、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阳光公益团队主办的“梦想航班”暑期夏令营活动在湖北省麻城市宋埠小学举行。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和镇江市的12个爱心家庭和爱心企业家代表与南财志愿者一起,参加互动联谊、结对帮扶、爱心捐赠等活动,与宋埠小学1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度过了愉快而又温馨的“亲子”时光。

    03、南京市

    南京市一中学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科技馆,参观了公共安全教育馆、基础科学和少儿科普体验区、能源与环境和机器人世界展厅及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炎炎夏日挡不住同学们探究科学的热情,在这里,大家尽情体验科学的神奇与奥妙。

    06、南京工业大学

    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

    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中荣获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应用赛道全国总决赛在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南京工业大学学子的两个参赛项目获得赛区一等奖,顺利进入全国总决赛,并在刚刚落幕的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此项赛事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获奖队数为30支。

    据悉,作为教育部认可的57项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之一,本届竞赛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东西南北中五大赛区吸引了来自411所院校、4717支队伍、14378名学生报名参赛。

    07、南京审计大学

    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

    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一二等奖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落下帷幕。南京审计大学两支学生团队在比赛中分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其中一支参赛团队着眼疫情期间快递包装的处理问题,召集志愿者走访东中西部22所高校,发放问卷2200余份,为快递包装的回收工作提供解决之道。另一支团队则立足校园校园绿色生活,在项目中通过体验校园绿色生活、学习政策文件、采访、问卷调研形成有力数据和调研报告,为促进高等院校形成绿色风尚建言献策。两支团队的报告还得到了相关政府机构的采纳使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社会贡献了青春力量。

    08、江苏科技大学

    荣获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

    与制作大赛特等奖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在西安落下帷幕。江苏科技大学推选的参赛作品获特等奖12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0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在所有参赛高校中位居前列。

    据悉,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由中国科协与工信部指导,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学校向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与科研探索能力的培养,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严格的校内选拔、专业的技术指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优异成绩。

    来源:各学校来稿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校园 要闻 江南 影视 艺术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