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大学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基层教学组织,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
近年来,扬州大学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基层教学组织,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担负教书育人新使命。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协同创新学科、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强课程思政教育团队,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建设开放多元的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学校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推动基层教学组织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创新基层教学组织载体和运行方式,依托课程(群)、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验团队等,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为主题开展多元探索,做到教学环节全覆盖、教师全覆盖。鼓励构建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类型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
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新体系。构建学校、学院、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上下联动、多元协同新体系。搭建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展示平台,完善“本科教学节”工作机制,做强做特“名师名家大讲堂”。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全周期培养制度,为教师建立个性化教学成长档案,制定教师职业成长规划、教学能力建设规划,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实新教师教学见习制度,支持教师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开展教学沙龙、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
营造追求卓越的教学学术文化氛围。持续打造“本科教学节”品牌,搭建集校内多元协同、学科专业互补、优质课程开放、卓越课堂教学展示、名师大家讲堂汇聚等于一体的展示交流学习平台,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展示优秀教学改革成果、树立本科教学典范。积极推动教师教学与研究相融通,以教学为基础,以研究为支撑,不断开拓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