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预计年节碳量超6700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打造成三星级绿色校园

    :2022年11月04日
    扬子晚报网

    近日,由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住建局委托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编制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生态系列专项规划终期成果》在南京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打造成三星级绿色校园、...

    近日,由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住建局委托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编制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生态系列专项规划终期成果》在南京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打造成三星级绿色校园、江苏省绿色城区示范区,预计年节碳量超6700吨。

    绿色建筑星级分布

    据悉,《规划》包括绿色校园、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三个专项规划,力争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成建筑节能、环境宜人、运行智慧、寓教于日常的绿色低碳校园。

    校区主导风向相适应的绿廊示意图

    走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的本硕宿舍,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等性能的各种绿色材料随处可见。宿舍区采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海绵城市、可再生能源等10多项创新绿色建筑技术。

    据了解,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按照国家绿色三星级校园建设,绿色建筑项目面积占比达100%,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28.90%。目前,校区东区所有建筑单体都取得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并获得省住建厅省级绿色城区专项补贴。

    此外,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还充分利用山林、水系和风向,在建筑布局及单体设计中,通过采取下沉庭院、风廊、绿廊、外立面遮阳、屋顶绿化等节能措施,打造具有完善生态系统、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

    打造智慧零碳校园新标杆

    灰墙红窗、青砖砌筑,承载着校园集体记忆,代表南京大学人文传统的北大楼,将以另一种形式屹立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

    在延续原有建筑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前提下,北大楼群将在现有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零碳建筑、产能建筑等,利用土壤源热泵实现供冷供热,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空气源热水机实现热水供应,建设成面向未来、回归自然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达到综合节能率82.5%以上的效果。

    据悉,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包括北大楼在内的各建筑单体,均以“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基础设施功能最大化、节能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在保障建筑能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电力、热力、燃气等能源供应系统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系统综合规划,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建筑能源供应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建设中,还将建立集建筑能耗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绿色零碳评估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区域能源管理系统平台,打造学校智慧“能源大脑”,更好地进行能源管控与节能降碳价值挖潜。

    海绵城市全域推进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教学楼的中心屋面结构已经完工,即将“变身”为景观生态草坡。“这个中心屋面是个斜坡,我们将它设计成一个景观生态草坡,通过雨水花园、生态草沟、透水铺装等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保障实用性的同时,给南大的师生营造绿色健康、开放灵动的氛围。”项目承建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屋面剖面图

    此外,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雨水湿地、雨水回收等“海绵城市”措施,也应用在校区的各个区域。其中,东区海绵设施的规模约为6万平方米,西区海绵设施的规模约为15万平方米。

    不久的将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建立起一个低影响开发与雨水排水系统有机结合、相互协作的防涝体系,在增添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让师生在互动中感受到海绵城市的魅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州市 虎丘 高新区 委托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