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与质态,决定着乡村教育质量,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建议打造乡村强师。
■两会声音
本报讯(记者 林焕新)“乡村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与质态,决定着乡村教育质量,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建议打造乡村强师。
丁建宁建议:一要注重生源选拔匹配度,把好入口关,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择优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为乡村地区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和未来教育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精准性,把好培养关,着力开展新时代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推动通识培养、特色培养和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三要注重乡村教师赋能持续性,把好发展关,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平台资源优势,在政策制定、教育培训、技能提升、课题研究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持续赋能乡村教师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年3月8日 第04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