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日,苏州城市学院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举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授牌仪式暨普法进校园活动。近年来,苏州城市...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日,苏州城市学院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举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授牌仪式暨普法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苏州城市学院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持续深化校政合作,扩大合作内容,深化合作内涵,构建了“书院制”“校企合作”“职普融通”“国际化”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了学生职业发展渠道,实现了校地互利共赢。下一步,苏州城市学院将持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校政合作新模式,全面拓宽校政合作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
活动现场,学校结合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主题,运用软银机器人载体开展智能普法,通过小剧场等形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所开展趣味普法活动。“AI+普法”的运用打破了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知识融通,创新普法工作和普法载体,对提升法治宣传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苏州城市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还将配合吴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走进社区、景区、校园,结合劳动实践学会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将专业技能培养与劳动教育结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文明校园良性建设和法治社会良性发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