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14人考研12人上岸,这个“种地读书两不误”的班级不一般

    :2023年04月11日
    扬子晚报网

    “您这块田小麦苗情总体蛮好,但要警惕后期赤霉病等病害,做好防治。”11日,“准村官”周玥尧来到张家港市锦丰镇西港村巡田,刚刚收到硕士研究生复试通过消息的她,顾不上庆祝,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田间...

    “您这块田小麦苗情总体蛮好,但要警惕后期赤霉病等病害,做好防治。”11日,“准村官”周玥尧来到张家港市锦丰镇西港村巡田,刚刚收到硕士研究生复试通过消息的她,顾不上庆祝,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田间巡查

    小周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1901班学生,该班为学校与张家港市合作的“订单式”培养班。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公布,该班级共计20人,14人报考研究生,12人上岸,多人以高分被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

    既能种地、又会学习,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班主任杨欢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这个班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学院通过创制‘动态菜单’,增强适农善农能力;创设双课堂、双导师、双论文制‘三双模式’,提升强农兴农本领,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职’。”辅导员吴培介绍说。

    基层调研

    “可以说,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在不断进步。”谈到成长经历,学习委员孙怡灵说,“现在我们都走上了实习岗位,在基层一线干服务三农工作,多亏了大学期间多方面的锻炼机会,让我们练成了‘铁脚掌’,学到了真本领,在具体工作中就会很从容,很少焦虑。”

    记者了解到,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班级的同学在科技创新、实践实习等各方面均表现突出。其中赵佳芸同学在科创导师蒋敏的指导下,主持了《稻香源—一体化生态高效秧盘育秧》科创项目,“从大一开始,我就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实验室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对科研产生了很大兴趣,肯定会一直钻下去。”在兴趣的驱动下,赵佳芸对科研和考研有了更大动力,已被南京农业大学录取。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这块 小麦 苗情 总体 蛮好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