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具有医学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南京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具有医学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五合机制”共振育人力场。实施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立体式育人功能,构建校内、校外两位一体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搭建了“本研结合、学教联合、职能整合、学团融合、校院配合”的“五合”育人环境。成立本研学生工作部,探索建立本研学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新疆医科大学、克州人民医院等联合开展“医教西行”,推出“慕课西行”,探索医学教育西行新途径,激活中西部人才培养新动能。依托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宁基地),充分发挥心理育人作用,建立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五育资源”凸显育人效应。学校聚焦“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着力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提升实践育人实效。打造德善讲堂、成长导师工作坊等多个载体,聆听师长、专家成长故事,实现以德育扬善;改革课堂教育,实现以智育启真;实施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竞技体育特色项目,实现以体育强身;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校园读书月等品牌活动,举办生化歌曲大赛、形态学图谱大赛等赛事活动,实现以美育塑心;通过编写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材、建立劳育基地,实现以劳育立行。
“一体育人”形成育人合力。建立成长导师、本科生导师、辅导员、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家长观察员、学长、辅导员助理、校友为主体的“多位一体”全员育人格局。校领导、名医名师等担任成长导师,指导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立“家长观察员”制度,聘任79批次700余名家长观察员,定期邀请来校考察;配备兼职班主任,为学生专业发展保驾护航;邀请知名校友开展讲座座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聚焦岗位胜任力,实施辅导员“高峰培育计划”、辅导员“鸿雁”培训工程,建立辅导员素质能力培训中心,优化辅导员激励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敢担当的思政工作队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