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拥抱AI时代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 试点工作交流会在常熟召开

    :2023年04月18日
    新华网江苏频道-苏州市教育局

    4月14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交流会在苏州常熟召开。会议以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环节部署了试点工作安排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各区域间工作经验交流...

    4月14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一期试点工作交流会在苏州常熟召开。会议以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环节部署了试点工作安排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各区域间工作经验交流与分享。

    会上,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重点介绍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与进展,重点解读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二批试点区申报政策,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给出了建议。

    “各试点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试点工作负第一责任,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探索和创新深化应用的本地化工作机制,切实保障试点工作成效。同时,发挥责任专家工作团队工作室的支撑作用,让其成为做好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加强试点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处长黄旭光表示。

    现场,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专家组成员王士进以《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及教育典型应用》为题,介绍了“AI+教育”在教、学、考、评、管等多场景的应用情况,结合认知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他表示:技术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要拥抱新技术和新应用;基于人机协同,激发大模型智慧辅助能力;超越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解决问题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绍青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专题分享,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与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等差异,并围绕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去年以来,江苏积极参与“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目前课程覆盖了全省11个设区市的128所学校,产生了23节全国人工智能优秀课例、占全国1/6,3所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突出贡献单位、占全国30%。区域层面,苏州市率先在全省推动市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171所学校成为市级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常熟市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教育”国家级课题,入选全国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为推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贡献了苏州模式和常熟经验。

    常熟市副市长徐正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为统领,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协同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创新,共享发展经验和创新成果,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贡献更多的“常熟力量”,探索更多的“常熟路径”。

    近年来,江苏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省大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近90%,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二,初步呈现出“网络体系化、校园智慧化、资源普惠化、治理精准化”的智慧教育发展样态。当前,江苏正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打造了江苏智慧教育平台,初步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纵向衔接,德育、智育、体美劳横向贯通的“三纵三横”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平台浏览量超100亿,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表示,江苏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对一期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认真组织好二期试点工作的申报推荐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人工智能基础认识和素养,为培养大批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会议交流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了试点区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成效筑牢根基,同时也为开展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含试点校)工作开创良好开端。

    与会代表还到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实地观摩人工智能课程开展情况。两所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与实践中的积极探索给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苏省常熟中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构建一体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同时,更注重多元化学习空间打造,通过提供创造力发展课程基地和跨学科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玩中学”,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2023年4月15日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4月 14日 教育部 教育技术 资源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