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走进南京财经大学,与青年学子分享“四代人的家国情怀”

    :2023年04月23日
    扬子晚报网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铁血精神,我们不能仅仅当成一页历史那样翻过去。”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铁血精神,我们不能仅仅当成一页历史那样翻过去。”

    4月23日,由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中信出版集团和大众书局主办的梁晓声新书《父父子子》新书分享会在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举行。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正校级)温潘亚对话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梁晓声,与青年学子分享新书中“四代人的家国情怀”以及文学创作感悟,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是一种补充,更是一种欣慰”

    《父父子子》是梁晓声继《人世间》之后又一部代表性的作品。 与梁晓声的其他作品和大多数抗日题材作品不同,《父父子子》着重讲述纽约唐人街华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家国故事、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故事。从共产党战士、红色资本家,到海外华人、二战英烈,从爱的温情呈现,到恨的现实表达……这不仅是个人与国家共同体一起成长的故事,也是一部20世纪30至80年代“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

    作为革命英雄的诞生地,哈尔滨造就了梁晓声那一代人的英雄崇拜情结。“我们有一曼街、靖宇电影院、兆麟公园……这些都在我心中养成一种对抗日英雄的崇拜和敬意。我想要通过虚构的人物,把他们所做的牺牲,尽可能地凝结在作品里。”

    谈及创作初心,梁晓声表示:“之所以写纽约唐人街,是想为当下的文学画廊增加一种新形象。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时,纽约唐人街的海外同胞们是怎样的心路历程,没有人描写过这个。我写出来,算是作了补充,也觉得有一种欣慰。”

    “我只写人物而已”

    在梁晓声看来,作品的深刻性不是非要通过文字的技巧才能体现。

    “我只写人物而已。我不喜欢看那些暗示性很强、技巧性很强的东西。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坦坦率率的文字,才能造就好的作品……民间很多人都很有见解,他们有我看不到的那一面。所以,我也经常翻看网上的跟帖,不少网友们的跟帖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还有点到为止的深刻。”

    关于创作动力,梁晓声表示:“原动力肯定是喜欢、兴趣和热爱。但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天完成生长的一种质变。就像延安时期,写出《黄河大合唱》、写出《松花江上》的那些文艺工作者们肯定既是热爱更是责任和情怀。”

    梁晓声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人物塑造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除了关注还要储备些细节和情节在自己头脑中,这是要养成的习惯。”

    向阳其实就是向善,活得有筋骨

    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从自身的阅读体验、写作思考出发,与梁晓声展开交流对话。

    “现代人热衷考公考研,追求安稳是否是对父辈精神的遗忘?”

    面对同学的疑惑,梁晓声提出自己的见解:“父辈打拼是为我们,那是一种责任。现在热衷于考公考研同样无可厚非,我们确实需要好官员、好人才。如果将来能成为一个像周秉义那样的好官,那有多少人感谢你啊。不把这些看作是忘本了,不用内疚。但我们要记住父辈的精神,并把它延续下去。”

    同时,梁晓声分享,就像《人世间》中有句歌词“一生向阳”,关键是“向阳”两个字。向阳其实就是向善,要活得有筋骨,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有正义感,还要有温度,你有温度别人才有温度。

    新闻1901班马驭说:“我被老一辈文学家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梁先生的新作《父父子子》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谱写了一曲悲欢离合的命运之歌。从梁先生情真意切的分享中,我认识到,我们年轻一代更需涵养家国情怀,融小我于大我,激发出拼搏向上的动力,让心灵摆脱冷气,投身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陈丹介绍说,青春年少日,正是读书时。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邀请梁晓声先生来校举办新书分享会,是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名家进校园”文化品牌的首场活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助力校园文化建设,让书香飘满校园。

    通讯员 施卫娟 王兰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我们 不能 忘记 那些 抗日战争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