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知识产权人才紧缺!全国高校专家齐聚南理工,共议人才培养良策

    :2023年04月23日
    扬子晚报网

    4月22日,“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论坛在南理工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高校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和知识产权律所、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等实务界的专家学者...

    4月22日,“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论坛在南理工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高校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和知识产权律所、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等实务界的专家学者30余人,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和知识产权学院师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以“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为主题,由南京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承办,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骏指出,2022年新设的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紧缺人才的重要途径。南京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率先设立“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构建本硕博全系列、理工文交叉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在讲话中指出,2022年首次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从国家层面正式开启了学科建设之路,这是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里程碑事件。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两部一省共建的知识产权学院,是江苏省培养知识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5个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研究机构,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知识产权智库联盟,建成本硕博全系列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知识产权人才,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开幕式之后,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当前我们国家非常紧缺知识产权人才。”戚湧说,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人才至少需要400-500万,而目前的人才总量只有69万,缺口非常大。其中更稀缺的是具有理工文背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针对这个问题,南京理工大学从2005年开始一直探索,2013年构建了独立设置的新型知识产权学院,2021年又正式成为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学校率先在全国设立了知识产权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理工文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相关学科在校师生规模全国高校最多。南理工从2013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的硕士和博士,目前在读博士有60余名,在读硕士有400余名。

    戚湧介绍,学院加强了复合型的课程建设,邀请校外实务人才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开设了发明创造学等融合性课程,选派优秀学生去合作企业实习。为加强国际化,去年还成功举办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中国暑期学校。从2022年起,国家新设立了知识产权的专业学位硕士,未来还会有博士,南理工正在全方位的规划专业学位建设体系,将从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运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国际治理3个方向,来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研讨交流环节围绕 “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点授权条件与招生要求 ”“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与评估办法 ”“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的其他相关主题 ” 四个主题展开,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为我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的建设发展充分建言献策。

    通讯员 朱力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4月 22日 全国 知识产权 专业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