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这样的课,我很喜欢” 镇江非遗走进青海和内蒙古中学课堂

    :2023年06月04日
    今日镇江

    “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还有”……日前,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第四中学和青海门源第二寄宿制中学两所学校的学生手写了便签,表达他们对镇江非遗云课堂的喜爱和期待。自今年2月份开始...

    “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还有”……日前,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第四中学和青海门源第二寄宿制中学两所学校的学生手写了便签,表达他们对镇江非遗云课堂的喜爱和期待。

    自今年2月份开始,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江苏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博雅颂”非遗云课堂,邀请镇江剪纸、面塑、中国结编织、丝网花制作等非遗传承人,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两所中学的学生提供远程授课。

    陈秀红老师介绍了镇江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剪纸技法进行了展示和指导,通过线上多个镜头的互动,带领孩子们剪出了各种形态的兔子。张娟老师以俏皮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用黄色、蓝色、粉色展现小动物憨态可掬的形象,两所中学的孩子们通过云课堂,跟着老师一起,或揉或搓或捏,完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猪。安永凤老师示范中国结的编织技术和细节处理,同学们在线上课堂灵活地绕线、打结、串珠,每个人都编制了一条象征平安健康的五彩手链。年过八旬的蒉载初老师带领同学们用一根根铁丝、一条条丝网制作成了美丽的丝网花。

    活动的开展向更多人展示了镇江的地域文化特色,扩大了镇江非遗的影响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张霖)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镇江 剪纸 丝网 老师 两所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