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为什么套在空塑料瓶上的气球放进热水里就鼓起来了呀?” “为什么磁铁吸在电池两边可以自由的在铜线圈里跑动呢?”“为什么在淀粉水里可以看到光完整的通过呢?”这是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
“好神奇!为什么套在空塑料瓶上的气球放进热水里就鼓起来了呀?” “为什么磁铁吸在电池两边可以自由的在铜线圈里跑动呢?”“为什么在淀粉水里可以看到光完整的通过呢?”这是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科普志愿服务团上课的场景。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3月以来,电工院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已经走进多所幼儿园、小学,同时在南京科技馆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达100余人,累计受众超1000人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课堂上,各位“晓”老师们不断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将每个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日常,“怎么帮助妈妈把鸡蛋更好的拨出来呢?”“胡椒粉和盐混在一起,有没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分离呢?”“为什么彩虹总在雨后出现呢?”……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晓电源”物理实践团和女子学堂组建的科普志愿服务团成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跨行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精神和“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分别与南京科技馆、鼓楼区凤凰街道、南京小红叶幼儿园,南京齐武路小学等单位,搭建起了科普志愿服务育人新平台。
团队成员王宇航表示:“在科技馆中给小朋友开展科学实验时,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它让我清晰地感受到自我存在价值,以及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也启发我更多地去关注社会问题,凭借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戴琦同学感慨道:“参加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很有意义,作为一名物理专业的师范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好行知文化,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有趣、启发性的科学探索,让他们在科学的世界中继续成长和发展。”
科普志愿服务团将物理专业知识转化为趣味性科普知识,培养了孩子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好习惯,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有效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普及科学知识,点亮青少年的科技梦想,为科技强国赋能助力。
通讯员 杨皓
见习记者 刘梦琦
校对 王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