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南京大学青年美育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场“青年美育公开课”圆满举行。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组织优秀青年艺术家,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表演形式,为南京大学新生上了首场美育公开课。活动现场,江...
7月18日晚,“南京大学青年美育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场“青年美育公开课”圆满举行。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组织优秀青年艺术家,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表演形式,为南京大学新生上了首场美育公开课。
活动现场,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在讲话中指出,文化的目的,是以文化人。美育的目的,是以美育人。美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因为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最强烈,同时,他们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构建和定型的关键的人生阶段。所以,青年学生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美育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南京大学与省青协共建“青年美育基地”,开设“青年美育公开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让青年艺术家走进校园,与青年学生面对面;用表演艺术之美、书画艺术之美、音乐艺术之美,进行生动形象的美育教育,既给青年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教育,也是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对于加强美育教育的初衷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两点期待。一是坚守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初心使命。希望通过共建合作,引领青年学生扎根文化沃土,厚植爱国情怀,以美育涵养政治品格,陶冶高尚情操。二是共建以美促心、多元互动的模式机制。共建单位各展所长,互通联络,通过协作探索,整合双向资源,建立更广视域的美育共同体,从而驱动科学人文领域的多元互动和多项赋能,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创造潜能。
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尚荣作基地建设规划报告。他详细介绍了“青年美育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案。一方面邀请老一辈文艺名家开展专题性文化讲座,引导青年学子体悟时代文艺发展脉络;另一方面邀请各文艺专业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走进南大课堂,将他们的艺术实践以通识教育的形式融进高校美育培养体系。引进一批省内前沿美育展演活动走进校园,引介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来到南大,为学生们拓延文艺视野,提升美育素养提供丰厚滋养。尚荣表示,基地将具体结合青年学子的诉求,积极调动双方多维资源,努力扩容基地研学活动“朋友圈”,通过体验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感悟传统艺术的魅力韵彩。
仪式上,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共同为基地揭牌。“南京大学青年美育基地”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南大青少年搭建文化艺术交流美育发展平台。
揭牌仪式后,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徐骏,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江苏省文联艺术部部长唐健等领导嘉宾上台,为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主席团颁发新生导师聘书。
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启动仪式后,施夏明、李晓旭、马伟等知名青年艺术家给新生带来了一场别样精彩的艺术青年公开课。缠绵婉转的昆曲“越”音、悠远见长的古琴评弹……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衰。首场“青年美育公开课”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感受了艺术的精彩与魅力,纷纷表示,更加期待后续的青年美育课程。
实习生 周宏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