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林大厦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由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和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
促进林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林业保“绿”、发展智慧林业……随着数字化产业的转型发展,“数字林业”这一新名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7月23日,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林大厦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由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和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
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孔凡斌教授介绍,研究院将融合学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专业的优势力量,聚焦数字林业经济、数字生态经济、数字环境经济、数字绿色治理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服务基地,与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林草碳中和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和竹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共同构建系统完备的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体系。“举个例子,我们的林产品如何卖出去,就需要通过数据技术,使它在升级消费和供需对接这一领域能够流通起来,打通林业‘最后一公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建立在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基础上。对此,孔凡斌指出,加快促进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深度交融,使林产品价值真正转为“货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数据资源通道,实现生产效率和用能效率双提升,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绿色转型。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提到,2022年起,南大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成为全国双一流高校中率先开始探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行者之一。如今,南京林业大学再领时代风气,把握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共同发挥高校联合力量。“我觉得需要各界发挥各界优势,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连接、融合。”
数字赋能,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林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教授朱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背景,针对“数字赋能农业领域”,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粮食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比如,通过数字化的物联网监测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包括无人机、北斗运行等这样精确化的数字技术来支持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效果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在人才培养方面,朱晶则认为,高校是建立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境之一,各高校之间理应多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共同推进林业数字化绿色发展。
通讯员 赵淑颖 雷蕾
实习生 周宏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