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精准提供就业帮扶,全力优化就业服务,稳步开展访企拓岗,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精准提供就业帮扶,全力优化就业服务,稳步开展访企拓岗,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学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就业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召开就业专题党委会和全校就业工作会议,统一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和相关单位督促落实作用,压紧压实毕业生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和教师全员责任,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常态化访企拓岗,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在书记校长常态化访企拓岗的基础上,将访企拓岗工作进一步扩大至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要求各院系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人员也参与访企拓岗,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谋求更多就业机会。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协调就业的优势,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衔接”奠定基础,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了平台。
优化服务机制,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学校加快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工作。贯彻落实“线下手续做减法,网上服务做加法”工作原则,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咨询与办理工作,举办“直播荐岗”,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远程面试、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完善“网上签约”功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依托国家24365智慧就业平台,分层次、分类别举办线上招聘会,积极开展校园大型、中型招聘会,和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20000余个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满足毕业生求职就业需求。
细化帮扶指导,巩固就业工作成效。学校逐步构建了“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四级联动、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就业服务体系。立足不同类别专业群,面向重点就业群体毕业生开展“开始一场全员培训、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进行一次全程帮扶、提供一场专岗双选、实施一次职业推介”的暖心就业五个一工程,建立个人就业台账,全力促进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确保困难群体毕业生100%就业。对未就业、就业困难毕业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点对点提供精准帮扶。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