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茅奖作家毕飞宇走进南财,分享“如何走进一部小说”

    :2024年05月15日
    扬子晚报网

    “走进一部小说的根本是要看到它的‘骨骼’,但不能局限于‘骨骼’,‘血肉丰满’才是小说的第一要义。”5月13日晚,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毕飞宇走进南京财经大学,和同学们分享...

    “走进一部小说的根本是要看到它的‘骨骼’,但不能局限于‘骨骼’,‘血肉丰满’才是小说的第一要义。”5月13日晚,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毕飞宇走进南京财经大学,和同学们分享“如何走进一部小说”。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毕飞宇金句频出,掌声不断。

    毕飞宇从德国著名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谈起,以其最轰动的作品《朗读者》为例,带领大家走进小说。

    要了解生活,承认生活,“把诚实的自我带进去”。毕飞宇从时间、角度和人称方面进一步深挖这部作品,直观地指出叙事时间是“现在进行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并解析了叙事时间与叙事角度不可分割的原因。小说是包括语言、风格、精神走向等各种基础要素的系统,这些要素相互制约,共同运作,决定小说的走向。毕飞宇借助女主人公的五个“高光”画面,提出是“爱”让个体和民族还原成自己,同时让一个民族和国家看到人类的本质和追求。

    贯穿整个演讲,毕飞宇告诉学子们应这样走进一部小说:将小说与生活结合,找到共同的“点”,同时要整体进入一部小说,多方面体会小说中各种要素。读小说其实是读自己,由此形成美学原则、道德原则、常识原则。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影视化?如何在文学中找到对未来的一种确定性?怎么构思出丰富的细节、心理活动?对谈环节,在场学子就流行趋势和阅读体验积极提问。

    “读文学的人远少于看电视的人,但真正能被影视化的不是文学,是故事。作家可以欢迎影视化,但永远不能将影视化作为创作一部小说的目的。影视有小说不能抵达的东西,文学也有影视无法抵达的东西。”毕飞宇给出自己的看法。

    分享会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叶津辰表示:“感谢学院组织‘名家进校园’活动,让我们拥有与喜欢的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毕老师建议同学们从生活本身出发,去走进一部小说,这为我的阅读打开了新路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丹告诉记者,本次分享会是“名家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希望通过邀请名家进校与青年学子进行近距离阅读分享和思想交流,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引领师生在阅读中汲取力量、携手共进,活动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发挥文化沁润作用,为构建“书香校园”作出贡献。

    通讯员 王兰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走进 一部 说的 根本 是要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