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创新实施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行动,通过系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育人深度融入“三全育人”格局,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样本。
苏州大学创新实施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行动,通过系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育人深度融入“三全育人”格局,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样本。
筑牢心理育人根基。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委员等的作用,加强校院两级联动,强化医校、警校协同,营造“人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氛围。聚焦核心诉求,秉持“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工作思路,引导研究生形成理性、平和的心态,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夯实心理育人力量。强化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使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门人”。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校园心理健康防线中的作用。立项培育多项校级“心理润心护航”精品项目,围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切实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提升精细管理效能。学校为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程协助、指导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心理测评、家庭情况、谈心谈话、日常行为观察等多维信息,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心理危机研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确保干预措施精准有效。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管理。定期组织案例研讨、复盘,优化研判流程与干预策略,持续提升心理危机预警、识别、干预的全链条工作效能。
织密心理防护网络。持续开展新生入学全员心理普测工作,对特殊学生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实现重点关注学生精准帮扶。设立心理网格小组并配备心理委员,形成朋辈互助的心理支持网络。校院两级联动,推进“一院一品”建设,年均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300余场。
护航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常态化活动,深度融合德育铸魂、智育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怡情、劳育固本五大育人元素,帮助学生释放身心,调节压力。深入挖掘并整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在“智能心理评估+艺术表达干预+自然疗愈体验”多维融合模式下,让广大研究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社交连接,重塑身心平衡,提升心理韧性。培育创建心理工作室,通过品牌化建设,形成示范效应,以心理健康教育赋能研究生成长,助力其成为适应科技变革与社会发展需求、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