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薪火相传·红色印记”革命旧址(纪念建筑)保护利用与场景化思政课创新研讨活动在我校举办此活动旨在通过将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等方式,探索大中小学思...
5月16日
“薪火相传·红色印记”
革命旧址(纪念建筑)保护利用与场景化
思政课创新研讨活动
在我校举办
此活动旨在通过将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等方式,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省委宣传部、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徐州市住建局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的50余家革命旧址(纪念建筑)管理机构代表、全国“红色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共同体、在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幕式。
党委书记朱东风代表学校致辞
活动开幕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朱东风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作为扎根淮海战役主战场的高校,我校赓续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的红色血脉,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作为使命担当,近年来,我校以“开门办思政”为理念,联合全国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依托建筑学科优势,打造“革命旧址(纪念建筑)保护利用创新平台”。本次研讨活动汇聚了党史研究、文物保护、教育创新等领域的顶尖专家,更凝聚了四省五市协同联动的智慧力量,学校期待依托本次活动,进一步解码革命旧址的现代教育价值,探索红色基因的创意转化路径,为革命文化的时代化表达、思政教育的沉浸式创新贡献智慧与方案。
活动中,学校发布了《革命旧址(纪念建筑)保护计划》,正式启用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创新平台”,并为“大中小学场景化思政课建设示范基地”揭牌。此外,学校还特聘10位全国金牌讲解员及思政名师为首批“场景化思政课宣讲团”成员。
启动“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创新平台”
“大中小学场景化思政课建设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聘任首批“场景化思政课宣讲团”成员
在示范宣讲环节,全国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魏天梅以《我的采访手记》为题、江苏省金牌讲解员桑雨昕以《活成你的样子》为题,分别讲述了红色故事。现场还展映了沉浸式思政课《黎明前的选择》。
全国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魏天梅讲述红色故事《我的采访手记》
江苏省金牌讲解员桑雨昕讲述红色故事《活成你的样子》
专家报告环节,国防大学教授桑成舟作了题为《革命旧址教育价值激活的现代解码》的报告,分享了自己通过科技赋能让革命旧址‘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扩大红色教育传播力的实践经验。东南大学教授周琦作了题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报告,强调了通过数字孪生、虚拟修复等技术优化保护性开发等工作的具体路径。
国防大学教授桑成舟作《革命旧址教育价值激活的现代解码》报告
东南大学教授周琦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创新平台座谈会以及场景化思政课建设路径研讨会等分项活动。与会人员围绕技术融合、文旅创新等议题展开热议,共同草拟发起了《成立淮海战役红色教育联盟倡议书》,并初步制定了联盟章程。
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创新平台座谈会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