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多支中华文脉传承实践团。各团队结合艺术设计、瓷刻技艺、建筑学等专业特色,奔赴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深入各地博物馆、历史遗址,走...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多支中华文脉传承实践团。各团队结合艺术设计、瓷刻技艺、建筑学等专业特色,奔赴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深入各地博物馆、历史遗址,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专业实践+文化解码”,让运河文脉在青春创意中流转,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青春动能。
探运河文脉,寻文化根魂。“红石榴”青行实践团深挖江苏大运河文化的独特优势,紧扣“追溯区域历史文化,探索发展之路”主题,扎实推进社会实践。实践团探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等,引导青年学生沉浸式感悟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化对运河文化的理解。通过构建“实地探访+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三位一体模式,深度挖掘运河文化的悠久历史脉络,为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奉献青春力量。
刀笔刻瓷魂,匠心传古韵。“瓷刻匠心”实践团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师生共探瓷刻的“古韵密码”与“技法精髓”。团队将运河文脉融入瓷刻研习,其研习之旅设三大环节:古谱研读溯源、大师口述传艺、上手实操练刀工。学生志愿者走进运河沿岸社区,指导社区居民体验瓷刻,用瓷刻再现运河风光,让更多人感受非遗与运河交织的文化魅力,助力传统非遗技艺在运河文化的滋养下焕发现代活力。
访古建遗珍,续运河风华。“运河新声”实践团聚焦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以“解码古建智慧,传承运河记忆”为主题开展实践。团队探访运河沿线标志性古建,与古建保护工作者座谈,整理濒危建筑抢救案例,拍摄运河古建守护微纪录片。队员们还在社区开设古建知识讲堂,用模型复原、手绘图纸等方式,让民众直观感受运河古建与航运史的共生关系,为大运河文化带古建筑的活态传承注入青年力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