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南农研发电动除草机器人,更绿色更高效

    :2025年08月18日
    紫牛新闻

    南京研发智能农机,可在水田自动除草,绿色环保高效。

    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太和农场,一台外形酷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农机正在水稻田间进行除草作业测试。它没有驾驶员,却能一边前进,一边完成压草、掩埋、碾压等全自动作业,实现绿色、智能、高效的水田除草。

     除草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该装备由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肖茂华教授团队研发,具备电动驱动、视觉识别辅助自主导航、多种除草装置组合等功能,面向水田复杂环境下的绿色高效除草需求开展实地验证。

    肖茂华介绍,这台机器人采用电动驱动与智能导航协同作业,大大提升了水田作业的适应性。同时采用全电动四轮驱动底盘,具备较强的水田通过能力,配套了电池可更换、电控转向、智能感知与路径跟踪模块,可实现连续作业、自动行走及部分作业路径调整。

     除草前后对比图

    据悉,相比传统燃油动力,电动系统具备响应快、噪音低、零排放、维护简单等优势,更适合水田环境下的低速精准作业。根据实测数据,机器人最小转向半径约1.84米,转向控制误差约5.16%,能适应部分小田块与田埂边缘区域的作业需求。

    在环境复杂的水田中,这台聪明的机器如何做到精准除草?肖茂华告诉记者,在水田中实现自主导航的难点在于复杂农田环境的感知和路径规划,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技术自动提取秧苗中心线,可精准识别水稻秧苗行,视觉识别辅助自主导航技术,识别率可达94%。

    除此之外,这台机器人还配备了多模块除草装置,行间除草装置用于扰动、压覆杂草,株间除草装置用于深入秧苗间隙,将杂草根系拨起,真正实现了绿色、智能、高效的水田除草。不仅如此,机器人还有排气装置,可以为水稻根系导入氧气,改善通气性,促进健康生长。

      田间作业

    “这台设备不依赖化学药剂,力求通过物理方式削弱杂草生长势,为稻苗创造更有利的生长环境。后续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其在不同田型与秧龄条件下的作业稳定性与适应性。” 肖茂华说。

    该项目聚焦水田智能除草技术,通过整机系统融合与现场验证,为破解“人工紧缺、除草药限、机械作业精度不足”等难题提供了可行思路。据悉,目前设备尚处于持续改进阶段,后续将在更多区域开展作业测试和优化工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陶善工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太和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