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建“三位一体”劳动育人体系,以科研带动、志愿服务、实践锻炼培养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扬州大学系统构建以科研创新能力为引擎、志愿服务精神为支撑、实践真知锻造为落点的“三位一体”劳动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躬身广袤农业农村一线,在服务民生所需的真实场域中锤炼精湛技艺、厚植深沉家国情怀、砥砺过硬使命担当。
教研贯通锤炼本领,科创融合拓展格局。以落实“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抓手,依托优势学科和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实施“基础训练+创新研究”一贯制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全程导师指导和系统科研训练项目,引导本科生深度参与实验室工作,锤炼实验操作技能与科研思维能力。此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类高水平赛事,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前沿科研探索的同频共振。
田野课堂赋能担当,服务协同淬炼初心。精心组建“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汇聚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博士、硕士,围绕乡村中小型养殖场的疫病防控需求,构建“一站式”防控体系。同时,组织学生定期深入药物生产一线及养殖基地,熟悉产业流程,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疫病调研与分析,将专业实践、技术推广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有效强化了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厚植情怀,真才实学贡献力量。学校将专业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准指导学生对接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地为养殖场设计科学免疫程序、优化生物安全管理方案。师生团队长期扎根乡村一线,提供精准的驻场技术支持和持续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服务国家发展的壮阔征程,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贡献个人力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