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回归,35年迎新生,含13位少年生。少年生兴趣广泛,培养全面发展。兄弟双胞胎接力入学东大,贵州双胞胎同读工科。藏族学子自强的旦增搬砖助学,赴东大求学。
8月29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迎来了4256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记者了解到,这是时隔35年,东南大学全体本科新生首次回归到位于四牌楼2号的老校区——四牌楼校区就读,开启寻脉问源式求学之旅。
13位少年生,他们不是“只会考试”的学霸
作为国内少数招收少年班的高校,此次东南大学迎来13位少年生,平均年龄15岁。会弹钢琴、会吹葫芦丝、会画画,喜欢打篮球、热爱乒乓球……他们不仅是“只会考试”的学霸,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徐昊然是这届少年班中最大的孩子,暑假期间,他经常给妹妹和妈妈做饭,来南京求学前,他带上了自己书写的“止于至善”书法作品,希望以东大校训勉励自己。
刘潇洒人如其名,仅仅乐器他就会葫芦丝、笛子、萨克斯、陶笛,从不补课的他还非常爱看电视,“我从小就喜欢天天看科教频道。”潇洒介绍,看完电视就“拆家”,家里的锁都拆了个遍。
王博涵说“把兴趣与学业结合,我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个喜欢唱歌、弹钢琴、打乒乓球、书法和摄影的少年生,很是健谈。“我爱阅读”,比起广泛涉猎的这些兴趣爱好,王博涵更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读书、钻研、尝试,是他的秘诀。
苏柯元,用家长的话说,“一个特别爱操心的小孩。”幼儿园时,就学会了煮面条,从小组长到班长,一直担任班干部的她都是为了那群放不下心的同学们。这份操心成为她的“特长”,小提琴、绘画、滑轮、自行车、游泳则都是自己的广泛兴趣爱好。
“在东大,我们不是要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希望他们成为有创造力、有热情、全面发展的人。”少年班班主任李葆青表示。
接力上东大,“电气哥”招来“信息弟”
当天上午,当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四学生薛凯鸿带着弟弟薛凯键一起迈入东大校门,兄弟俩由衷高兴。这对来自吕梁的兄弟,从小学到高中一路同校,如今又将在东大校园并肩前行。
哥哥薛凯鸿于2022年考入东南大学,他坦言:“高考时,我对比了多所院校,发现东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更匹配我的发展需求。”来校3年,通过亲身体验东大教育的吸引力,他坚定地让弟弟也选择东大。结合薛凯键对电子信息方向的兴趣,薛凯鸿说,“东大电子信息的学科实力和资源有目共睹,我亲身体验过学校的培养质量,所以坚定推荐他来。”
弟弟薛凯键认为,哥哥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哥哥不仅在高中时期的学科学习上给予了帮助,还为我提供了大学专业规划、职业发展等全方位指导。”面对新起点,薛凯键计划进一步充实自我,“不仅要钻研专业课程,了解电子设备的运行原理,还要提升社交能力,参加社团或学生会,为迈向社会做好准备。”
两对来自贵州双胞胎,同圆“工科梦”
当天还有两对来自贵州的双胞胎,汪诗渊、汪诗媛姐妹和张皓然、张斐然兄弟。
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汪诗渊入读工科试验班(智慧建造与智能交通),妹妹汪诗媛则选择了未来机器人专业。从中学同班同寝到如今共赴东大,她们是彼此的“影子”,有竞争也有合作。高三最紧张的时候,她们常结伴散步、互相打气。遇到难题,两人会查资料、讨论,直到找到答案。踏入四牌楼校区,她们已规划好了新生活:姐姐打算“双线作战”,既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锤炼专业能力,又加入滑板社团放松身心;妹妹则期待在机器人实验室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
双胞兄弟档则双双考入东大工科试验班(智慧建造与智能交通),不仅在同一所学校,还分在同一个班级。哥哥皓然随和开朗,弟弟斐然严肃自律。在学习上他俩互补互助:哥哥用乐观缓解弟弟的压力,弟弟用严谨带动哥哥钻研。
“东大工科资源顶尖,我们咨询后毫不犹豫填报了第一志愿。”兄弟俩说。母亲也叮嘱:“工科学习不能松懈,但大学更要全面发展,希望他们多参加社团、勇敢尝试。”
“工地搬砖少年”,自强不息
在东南大学绿色通道,记者采访到一位笑容腼腆的藏族少年,他正是来自西藏定日县的旦增同学。
旦增的家位于定日县附近的地震影响区,目前房屋仍在政府援建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旦增平措毅然走进工地,坚持了两个多月。搬钢材、拌水泥,他摊开双手,虎口和掌缘的厚茧清晰可见。这个手上刻满奋斗印记的少年,正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自强不息”。
即使在受灾最严重的时期,他也从未放弃学习。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他借着太阳能灯读书,成绩不降反升。“学习之星”“五佳学生”“民族团结进步奖”……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他独立自强的努力结果。“我很高兴也很珍惜来到东大,未来我要好好学习,如果有机会,也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旦增面对记者,腼腆地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摄影 刘莉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