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推出“弦歌·校园里的抗战丰碑”专题,讲述南京医科大学师生在抗战中坚持教育、救国救民的感人故事。
>>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们的学校承载着独特的抗战故事:是战时临时校舍里坚持办学的弦歌不辍,是师生们投笔从戎的热血壮举,是曾作为后方医院、情报站的默默奉献……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如同矗立在校园中的无形丰碑,既记录着烽火岁月里的坚守与抗争,也见证着教育薪火在动荡中的传承。为纪念伟大胜利,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联合扬子晚报·少年志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宣传专题“弦歌·校园里的抗战丰碑”,让我们一同寻访这段不朽的岁月。
19岁的赵荣欣是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
也是一名校史馆讲解员
每次向参观者讲解时
她总会介绍一位19岁医学少年在89年前
写下的铿锵字条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打开前途黑暗,敲起社会晨钟”
而这位19岁少年
就是赵荣欣的太爷爷——赵慰先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
他曾狂“追”母校数千公里复学
这段故事
揭开了一群可爱可敬的医学青年
在民族危难之际读书救国的热血传奇
19岁的赵荣欣与大学时的赵慰先
19岁立下宏志
人生要以服务为目的
赵慰先是江苏省扬州人,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在镇江成立。同年9月,他考入学校医科专业,成为首批学生之一。
1936年的中国风雨飘摇,19岁的赵慰先立下宏志,并写下了开篇的那张字条激励自己,人生要以服务为目的。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为救治伤员,学校创办“江苏省重伤后方医院”,赵慰先的同窗们全部参加医院工作,当时学校已开学,他们上午救治伤员,下午上课,在战火与书页间穿梭。
然而,战火日益逼近,11月23日星夜,学校以重伤医院名义,乘船溯江而上,踏上了一段负重奋进、可歌可泣的西迁征途。
独自一人返校复学
4个月“追”了数千公里
但赵慰先并没有跟随大队伍。赵慰先之孙、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飞告诉记者,“当时太爷爷身体不好,爷爷就回老家扬州了,后来日寇入侵,在沦陷区的生活,爷爷受不了做亡国奴的屈辱,决心独自一人返校复学。”
1939年5月,赵慰先从扬州出发,边走边打听,辗转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数省市,终于在1939年9月抵达重庆北碚,回到母校。
这一路,战火不断,赵慰先跟西迁的师生们一样,即便在途中,也不忘救护伤员的本职。
“爷爷路过浙江金华的时候,当时抗日部队医院急需医护人员,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赵飞说,在那里爷爷救治了大量的前线伤员。
北碚国立江苏医学院,左侧山顶为学院大楼
西迁师生们在轰炸和硝烟中先后分批抵达重庆北碚,赵慰先也克服万般险阻,抵校复学。他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拼了命地学习,“尽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之责任。”
西迁师生组建空袭救护队
救助伤亡民众
在重庆,日寇为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西迁师生组建空袭救护队,又与当地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合作,组成空袭流动医疗队,救助伤亡民众。
西迁师生救助伤亡民众
“当时重庆每天遭受日军轰炸,爷爷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每天抬着担架出去,再把伤员抬回战地医院进行救治,这样的日子,他们持续了一年多。”赵飞说。
1942年,赵慰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国立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医学研究所寄生虫学部成立,他报考了洪式闾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兼助教,成为江苏医学院首个硕士生。1945年,抗战胜利,赵慰先研究生也顺利毕业。从此,他的一生与人体寄生虫学紧密相连,成为中国现代寄生虫学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一家四代学医
为人民服务成为精神传承
1985年,赵慰先和儿子、孙子赵飞在家门前合影
赵慰先家族四代学医,“人生要以服务为目的”成为一种精神传承。赵慰先的孙子赵飞,是南京医科大学1996级校友,他说,爷爷“沧海一滴水,奉献与追求”的崇高境界一直激励他努力工作。
去年,赵飞的女儿赵荣欣也考上了南京医科大学,与父亲、太爷爷成为校友。进入大学后,赵荣欣成为一名校史馆讲解员,“这是一种很奇妙的连结,每当我向参观者讲述太爷爷和他同学们的故事,心中便涌动着无比的自豪与使命感,他们就是我们前行的路标,引领着我们勇往直前。”
如今,抗战的硝烟已散去80年,但那段山河泣血的记忆从未淡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表示,医学是拯救苍生于危难之中的伟大事业,以赵慰先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先贤们在烽火西迁中铸就的爱国奉献、英勇抗争、服务百姓的精神,跨越时空,迸发出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这种精神也被不断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
图片来源 | 南京医科大学官微,部分由赵慰先之孙赵飞供图
来源:办公室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