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智造,由我创造——走进工程机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圆满闭营。来自全省31所兄弟高校的93位学员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和徐州工...
近日,“江苏智造,由我创造——走进工程机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圆满闭营。来自全省31所兄弟高校的93位学员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完成为期一周的学术冬令营活动。
技术讲座
1月22日上午,全体学员来到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首先在公司报告厅聆听了工程机械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G一代轮式起重机产品技术介绍技术讲座。
聆听匠心故事
1月23至24日,学员在大师工作室与技能大师们零距离接触,身临其境了解大师平时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亲身体验大师是怎么炼成的。
孟维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在学校学习以及工作后在数控车床操作技能学习与提升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动情地讲述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一名技能大师的成长经历,以及在他的引导与培养下,一批青年员工如何发展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他表示,为自己的技能创新团队在项目攻坚过程中发挥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朱长健给学员带来了励志演讲:脚踏实地,走出属于自己的专业创新之路。他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学员思考:“大家儿时的理想是什么?”“大家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追求和乐趣是什么?”随后表示:一个工程师的快乐就是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说,优秀的团队是优秀人才的舞台和摇篮;成为行业受尊重的技术专家是徐工人的奋斗目标;他希望学员要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孟献群为学员们共同探讨了在工作中在得与失、公和私之间如何作出正确的决择。“授人以渔,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骨干,才能最大化发挥我的价值。”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孟献群硕果累累,培养了5名高级技师、13名技师、79名高级工和28名海外服务人员。作为一名劳动模范,孟献群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得与失、公和私之间作出正确的决择。他说,劳动模范的价道不仅仅在于本身,更在于他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黄实现为学员们带来“磨砺技能·锤炼匠心”讲座。黄老师认为,韧劲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依靠技术赢得尊重,为他人所不敢为,做他人所不能做;胆大心细,耐心探索。比赛是对他最好的考验,为备战国赛,每天训练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经常和自己“较劲”。苦,就咬咬牙;累,再坚持坚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他说,匠心是一种倔强的坚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要有三颗心:感恩的心、敢闯敢做的心、学习进取的心。
结业答辩
1月26日下午举行了答辩会。为了检验本次冬令营学习成果,在开营之初,承办方就明确了学习任务,提供了10个方面的选题范围,要求结营时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冬令营期间,全体学员进行了分组学习、研讨,白天参观学习,晚上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研讨,撰写活动日记、心得体会以及调研报告。
联谊互动
为了加强各高校学员之间的交流,增强冬令营学员的凝聚力,1月26日晚上,冬令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学员们一块表演节目、做游戏,为自己的冬令营之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此次冬令营的学员们齐聚工程机械之都徐州,进一步彰显了智能制造的新高度,进一步弘扬了工匠精神的新热度,进一步了突显技能大师的社会价值,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为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培养培育一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助力“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打造“智造江苏”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