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马小学师生英勇抗日,陶阜匋创作《纪念五二五》歌颂抗战精神,学校传承教育薪火,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们的学校承载着独特的抗战故事:是战时临时校舍里坚持办学的弦歌不辍,是师生们投笔从戎的热血壮举,是曾作为后方医院、情报站的默默奉献…… 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如同矗立在校园中的无形丰碑,既记录着烽火岁月里的坚守与抗争,也见证着教育薪火在动荡中的传承。为纪念伟大胜利,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联合扬子晚报·少年志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宣传专题“弦歌·校园里的抗战丰碑”,让我们一同寻访这段不朽的岁月。
“一九三八五二五,
前马人民齐抗日,
愿洒殷红的鲜血保家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
溧阳市前马小学校园里
一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抗战歌曲
《纪念五二五》传唱至今
80多年前
这首由该校音乐老师陶阜匋
创作的歌曲
背后深藏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
记录下一所乡村小学
与家国命运的血肉相连
陶阜匋
前马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冯玉娣告诉记者,1937年12月1日,溧阳城沦陷。为保家卫国、抗击日寇,前马村随之成立了前马人民抗日自卫团,350多名成员大多是前马小学的毕业生。5月25日,日军百余人携机枪钢炮三面合围前马村,自卫团据险死守,终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村庄失守。“5·25”自卫战中,自卫团副团长陈敬生、大刀队分队长陈水清、队员钱连生与其他5名群众英勇牺牲。
前马人民抗日纪念碑
《纪念五二五》正是前马小学音乐老师陶阜匋为纪念1938年5月25日的这场抗日自卫战而创作的。
前马村沦陷后遭焚毁,但其坚实的抗日基础引起陈毅司令员的关注,陆平东被派往前马小学担任校长,在此建立溧阳首个党支部,陆平东的秘密身份为中共溧阳县委书记。
陆平东
“当时办学的口号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做有骨气的中国人’。”前马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马志刚说。1939年春,陆平东同志以校长身份为掩护,在学校教员中秘密发展地下党员,在学生中发展抗日积极分子。教员们白天授课,晚上开展地下活动。学校还组织了歌咏队配合新四军宣传抗日救国等活动,并将抗日歌曲刻印后分送给附近各校教唱。
在敌后战场,同学们和当地的老百姓传唱抗日歌谣来宣传抗日,凝聚力量。
马志刚告诉记者,陈毅司令及政治部主任刘炎曾多次亲临视察,经常派人送学习材料,供师生学习。许多学生由此参加新四军,走上抗战保家卫国的道路。
“英雄中队”传承红色基因
陈毅、粟裕英雄中队交接仪式
无数先烈为前马小学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代前马人勇于斗争,无私奉献,爱党爱国。这所乡村小学先后创建陈毅中队、粟裕中队等多个省市级英雄中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红色火种。
“唱起《纪念五二五》这首歌时,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陈毅中队队员芮心瑶说。
队员荣志涵表示:“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接过先辈的接力棒,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图片来源 | 溧阳市前马小学
来源:办公室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