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法润青苗·江海护航 | 育人故事巡礼②:“法治体验日”体验青春之美

    :2025年09月13日
    南通教育

    南通法治副校长倪伯斌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和公益林,进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威严与价值,活动效果显著,校园轻微违法比例逐年下降。

    法徽在校园中闪耀

    当法治的种子播撒进青春心田

    南通市法治副校长系列活动的舞台

    见证了他们的专业坚守与育人智慧

    当征集落下帷幕,58个实践案例、45个育人故事、53节普法微课的背后,是他们深耕校园、以法为盾的动人足迹。南通教育特别推出“法润青苗·江海护航”系列推送,带您走近这群“法治灯塔”的精彩实践,聆听他们用法律知识守护成长的独特轨迹,感受他们深耕校园法治建设的赤诚与担当。

    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展播育人故事,敬请关注法治副校长如何以专业护航青春,用初心书写“护苗”答卷。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法治副校长

    如皋市人民检察院 倪伯斌

    “法治体验日”体验青春之美

    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我站在看守所的铁门前,身后是四十名神情不一的高一学生。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雨滴轻轻拍打着地面,仿佛是在为即将展开的法治体验之旅酝酿着氛围。这是我作为法治副校长组织的“法治体验日”活动。

    “同学们,这里不是阳光灿烂的景点,而是森严寂寥的界点。”我温声说道,随着看守所的铁门缓缓打开,我和看守所的时所长带领学生们走进监区。冰冷瘆人的铁窗、整齐划一的区间、失去自由的场景,让原本喧闹的孩子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时所长结合真实案件,边走边讲述了一名同龄少年因冲动犯罪失去自由的经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句话都在敲打着学生们的心。

    “法律不是枷锁,而是保护我们的铠甲,漠视法律,终将付出代价。”我补充道。不时有学生低声交流:“这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啊” “犯罪的代价太高了,自由太珍贵了。”…… 这样的沉浸式教育,在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时,也焕发了学生们新的认知。

    穿过长长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透过铁栅栏,当看到在押人员整齐地坐在活动室里,面无神采。一个学生突然抓住我的衣袖:“倪校长,他们看起来好年轻……”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声地说:“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也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啊。”

    对比是最生动的教育!参观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感受一墙之隔带来的天壤之别,我们来到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长江岸边的生态公益林。春日的小雨打在嫩叶上,发出滴答滴答跳动的声响,与刚才的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指着那些树苗说:“同学们,这些树苗就像你们一样,需要不断地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前年我们检察机关通过办案,推动替代性修复的这片公益林,现在已经长高了很多。就像你们需要法律的保护一样,最终你们都会长成腰杆笔直的健康大树。”

    学生们触摸着新生的树苗,感受江风拂面的自由气息。我借势引导:“法律不仅守护社会秩序,也守护绿水青山。人生就像这片林子,只有敬畏规则、向阳生长,才能枝繁叶茂。”一名曾非常调皮的学生舌头一伸:“破坏自然要受罚,破坏自己的人生呢?”他的声音很快在周边泛起了涟漪。

    回到教室,学生们完成了一份90题的心理健康评估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学生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看不懂的法律有了新的感知。更让我感动的是,有学生自发成立了“校园法治宣传小组”,用漫画、短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接着,我与心理老师合作,针对测评结果进行个性化辅导。我和一名因家庭矛盾情绪低落的男生交流:“法律赋予你受保护的权利,学校和我都是你的坚强后盾。”随后,他主动加入了校园心理互助小组。这种“法治+心理”的双重引导,为学生们正视问题、寻求合适解决途径提供了最优解。

    最后一课,我们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法治讲座。不再是枯燥的法条讲解,而是让学生们分享今天的感受。平时调皮的一位同学第一个举手:“倪校长,你今天就是想让我们自己看一看、比一比、听一听、说一说,想让我们自己发自内心敬仰法律,立己达人。”他的话让我颇感意外的同时也顿感欣慰,这正是我想传达的。

    “如果被同学恶意嘲笑、孤立,你会怎么办?”我以近期某地校园欺凌案切入,播放了庭审片段,解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欺凌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而被欺凌者有权依法维权。”在互动环节,学生们模拟如何用法律语言制止欺凌、保留证据。一名男生举手说道:“以前觉得告状是‘怂’,现在明白这是“胆”!”

    活动接近尾声时,学生们踊跃分享感悟。有学生说:“看守所让我明白,法律底线不能碰;公益林告诉我,法律也能创造美好。”也有学生说:“以前被起绰号只会忍,下次一定大声说不!”还有学生说:“测评让我发现情绪问题不可怕,主动求助才是强者。”我微笑着记录下这些心声,并将它们反馈给学校,推动建立了“班级法治观察员”制度。

    作为法治副校长,我深知法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派单,更不是简单灌输填压的课程,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如何让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渴求,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特色化引导,这才是我们法治副校长更高质量的履职。每当看到学生们因为懂得法律而避免犯错,因为敬畏法律而健康成长,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你们今天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我最后对他们说道,“你们是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群体,但也是最易受侵害的群体,愿你们心中有法、眼中有光,做自己青春的‘首席安全官’。”在掌声中,我向学生们赠送了法治书签,上面印着“法护成长,未来可期”。

    后记

    这场融合“看一看、走一走、测一测、说一说、听一听”五个一的学生专用法治套餐,通过场景式体验与情感化共鸣,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化成了学生心中的“红绿灯”。在如皋第一中专(高级技工学校)5500多名的学生群体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持续为零,轻微违法比例逐年下降,仅占0.6%,校园纠纷自主化解率提升至82%。法治副校长们正以专业的态度与如水的情怀,助学生成长,为青春护航。

    来源:政策法规处

    编辑:盛呈燕、单学艺

    校对:柏静

    审核:陈新荣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在校 园中 闪耀 法治 种子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