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教育时评|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培根铸魂、潜心育人的实际行动

    :2025年09月17日
    江苏教育发布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弘扬抗战精神,融入教育,筑牢育人根基,善用数字技术创新传承路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是对抗战历史的重温,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自强基因,以精神之伟力荡涤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屈辱,成为中华民族渡尽劫波、浴火重生的精神标识。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师生要深刻理解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切实将其转化为培根铸魂、潜心育人的实际行动。

    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生动诠释了在国家危亡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对于当前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滋养作用。要引导广大师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元素,将宏大历史叙事细化为具体人物、事件与鲜活历史瞬间,将抽象概念转化为与学生成长紧密联结的人生体验,深化青少年认知并促进其精神成长。

    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化课程融入,挖掘思政(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等课程与抗战相关的知识点、感人故事,开展情境教学、案例剖析等,使历史事件鲜活起来,让英雄人物可感可亲;开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提升教育的学理深度和思想厚度。要强化文化浸润,充分利用省内丰富的抗战历史遗址、纪念馆,组织开展研学实践、课题研究、史料搜集等活动,在实景实境中深化认知、升华情感;将抗战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主题板报、艺术展演、经典诵读等活动,营造崇尚英雄、铭记历史的浓厚氛围。要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将红色基地纳入“第二课堂”模块,推动实现资源与供需匹配,拓展课堂的空间和资源。

    探索伟大抗战精神传承新路径,善用数字技术激活育人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发展,为拓展伟大抗战精神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丰富载体和资源。全省教育系统可以通过建设抗战史料、文物数字影像、口述历史等在线资源平台,开发虚拟展馆和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学生“穿越”时空获得直观深刻的认知。开展短视频征集、红色寻访网络直播等活动,扩大学生覆盖面和参与度。运用新媒体技术讲述历史故事,让青少年从“参观者”变成“亲历者”,提升教育过程的参与性和体验感。构建协同育人网络,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据互联、资源互通,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合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我们要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贯穿于立德树人各环节,自觉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时代重任,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堪当大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向前推进。

    来源:江苏教育报

    编辑:王筱

    审核:朱茂勇 许南欣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 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突发,南京又有几所幼儿园关门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