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2025“苏教名家”培养对象① | 她用“动感课堂”,让英语课活起来

    :2025年10月09日
    南通教育

    葛婷婷以“动感课堂”引领英语教学,注重情感与思维碰撞,推动教师成长,成就江苏省教学名师。

    她的课堂,没有照本宣科,只有情感的共鸣与思维的碰撞;

    她的舞台,老师退居幕后,学生才是课堂中央最活跃的主角。

    她从一名普通英语教师,成长为江苏省教学名师;

    她提出的“动感课堂”教学主张,让语言学习成为情感与思维共舞的旅程。

    她就是葛婷婷,南通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英语教师,一位用情感点亮课堂的“80后”教育人。

    一场公开课,点燃教育初心

    2005年,工作仅两年的葛婷婷,站上了省级教材培训会的讲台。面对300多名专家和教师,她带领学生完成了一节公开课。课堂笑声不断、互动频频,学生灵动表达,专家评价:“课堂新颖有趣,学生鲜活灵动。”

    那一次,她第一次感受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共振。

    也正是从那节课开始,葛婷婷意识到:真正的好课,是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

    一次相遇,改变教育视野

    2015年,教育大家朱小蔓教授走进她的课堂。葛婷婷原本以为“大家”遥远,却在朱老师45度侧身倾听的姿态中,感受到什么是“教育的情感温度”。

    朱小蔓教授关注“情感—交往”型课堂,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和生命成长。这次相遇,让葛婷婷开始思考:英语课,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应是一场温暖的旅程,陪伴并见证每一个生命的绽放与丰盈。

    她开始系统学习情感教育理论,将“情感关切”融入英语教学,逐步凝练出“初中英语动感课堂”教学主张。

    动感课堂:让英语“活”起来

    葛婷婷的课堂,从不沉闷。

    她曾带学生“游览南通”,在图书馆找标识、在博物馆学礼仪、在濠河边谈文明——一节听说课,变成一场城市探索。

    她也曾把教室变成“商场”,学生扮演顾客与营业员,在真实对话中学会表达与倾听。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只是学英语,更是在感知生活、体验合作、创新表达。

    “动感课堂”不是热闹的形式,而是情感与思维的双重激活。她说:“课堂要‘动’得有意义,‘感’得有深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引领教师共同成长

    作为南通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葛婷婷常说:“独行快,众行远。”

    她带领团队开展“同课异构”、共研课堂设计,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她指导的教师中,获省优课一等奖3人、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团队成员中新增大市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4人。

    “葛老师不仅是导师,更是战友。”一位年轻教师这样评价。

    教育是情感的专业表达

    从教二十余年,葛婷婷始终相信:教育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不仅是传授,更是唤醒。

    每天清晨,当她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举起的手臂、发亮的眼睛,就知道——

    这条路,她还要继续走下去,

    用情感浸润课堂,

    用动感激活成长,

    做一个不仅照亮前路,

    更愿点燃更多火把的传承者。

    人物简介

    葛婷婷

    南通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副校长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教学名师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优课评比一等奖

    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南通市葛婷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30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

    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

    开设省市级以上公开课、讲座百余次

    来源: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市教师发展学院

    编辑:单学艺、盛呈燕

    校对:陈晓晔

    审核:陈新荣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动态英语课堂 教学理念创新 课堂情感激活 英语教师成长 教育名师南通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