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江苏在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上发言

    :2025年10月15日
    江苏教育发布

    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召开,部署落实《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强调加强统筹、师资、职普融合和评价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加快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10月14日,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兰州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十四五”以来,国家通过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高中办学条件改善项目、县中托管帮扶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健全县中发展长效机制,取得显著成效,为县中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要深刻认识县中振兴在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使命,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把县中振兴作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的大事来抓,扩大县中教育资源,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不折不扣落实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全面改革提质。一是加强政府统筹,充分用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为县中建设争取更多资源、更大支持,探索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支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素质和培养的结构性变化,改革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加快破解教师学科结构、能力结构矛盾。三是加强职普融通,支持各地举办一批综合高中,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使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教育。四是加强评价改革,持续深化中考招生改革,扭转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考核教师的片面做法,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下大力气整治超时学习、违规补课等问题。

    会议要求,要创新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各项发展任务和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把县中振兴作为改进作风、增进老百姓教育获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县中的新变化、新发展。

    推进会前,怀进鹏深入兰州市华侨实验学校、榆中县第一中学、榆中县兴隆小学,调研了解县中振兴、灾后办学条件恢复改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适应人口变化等情况。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主持会议。甘肃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谋军,甘肃省副省长王旭出席会议。

    推进会上,江苏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湖北省黄冈市、重庆市云阳县、安徽省肥西县、华中科技大学、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作交流发言。各省级、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和承担县中托管帮扶任务的部分高校负责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以下为江苏省教育厅的发言全文——

    筑强县域高中基石 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是教育大省,全省现有中小学7090所,包括普通高中694所,其中县中236所,占比为34%;在校生65.7万人,占普高在校生总数42.9%。我们始终坚持将县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品质,着力打造“群峰引领、百花齐放”县域高中发展格局。

    一是强统筹、扩资源,夯实县中发展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中振兴发展,强化全面统筹,持续加大投入、夯基础、补短板。主动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连续7年将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每年协调安排省级以上奖补资金近2.6亿元,带动全省投入建设资金50-80亿元,集中政策和资源优化县中资源布局、改善县中办学条件。近三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县中35所。目前,县域优质高中达216所、占比9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05%,县域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强内涵、提质量,激发县中内生动力。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县中振兴的关键,积极探索形成“高品质特色、高质量多元”的县域高中办学新样态。一方面,以“高品质创建”引领优质发展,创新构建“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发展性评价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强,建设一批高品质高中,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供给,以“群峰”引领县域高中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以“高质量项目”促进内涵建设,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等约350个县中内涵建设项目,推动县域高中建立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育人体系。

    三是强师资、重规范,优化县中育人生态。实施“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加大县域高中名师培育力度,已遴选25名县域高中教师作为培育对象(普通高中有82名教师入选)。对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等实施服务期制,对于违规引进的,按照“进一扣二”原则,在下一批次评选中扣减流入地相应推荐指标,补给流出地,坚决遏制无序流动和恶性抢挖行为。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全面落实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坚决杜绝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超级中学”现象,常态化开展日常督查与飞行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办学行为,近两年来,先后通报12所学校,并对其中6所学校的负责人及其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努力营造健康教育生态。

    我们深知,虽然江苏县域高中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成效,但对标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一是资源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未来几年,我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快速上升,预计在校生在2029年达到峰值(201万),还面临录取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的压力,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经测算,所需增加的78万个左右的学位近半数在县域,亟待进一步扩充县中的校舍、师资等资源。二是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传统模式下成熟的“讲授型”教师,还未能有效转型为学生成长“引导者”,缺乏开展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等所必需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能。三是综合高中建设面临挑战。我省综合高中总体呈快速发展趋势,2025年综合高中班招生规模3万余人、年均增幅达34%。但当前综合高中还存在办学定位还不够清晰,课程融合、师资配备等还存在不足,普职融通机制还不够顺畅,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下一步,江苏将自觉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责任,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加快研制江苏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确保《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在江苏全面落地、全面见效。

    一是在优质资源供给上再强化。建立县域高中教育资源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前瞻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学位供应稳定。推动各级政府严格落实投入主体责任,优化教育支出结构,重点向薄弱县中倾斜。建立全省未来5年县中建设项目库,协调省财政专款改善县中实验设备,持续提升县中办学条件。

    二是在提高育人质量上再发力。聚焦充分激发学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在构建科学性、发展性、创新性评价机制上积极探索,推动县域优质高中结对帮扶薄弱高中,推进县中数智化转型,加强省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与智能场景开发。开展县中教师全员专业能力轮训,加大优秀教师培育力度,鼓励支持学校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探索创新,走好优质、特色、多样发展之路。

    三是在综合高中建设上再深化。进一步优化确立综合高中办学标准和育人导向,建立省级统筹的多部门协同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普高与中职课程相互衔接,实现分类分层教学,探索建立灵活弹性的学籍管理和学分互认机制。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综合高中与企业、中职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更加丰富、更加适合、更加多元的成长路径。

    最后,再提两条建议:一是建议设立国家县中振兴奖补基金,对人口集中流入地、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奖补,真正让县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建议教育部组织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与一线名师,研发国家级“教师智能教学助手”平台(包括县域高中),推动教育数字化实现从“资源库”到“教学赋能”系统升级。

    来源:微言教育基教处

    编辑:王筱

    审核:朱茂勇 许南欣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 资源配置 高中改革 师资队伍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