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申报国家义务教育监测实验区,聚焦课堂、管理、教师成长,提升教育质量。推进AI培训、项目式学习,构建教研网络,推校长晋升,建教师培养基地,促教学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扬州市江都区以申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为契机,聚焦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教师成长三大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课堂为本,在提升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课改攻坚年”行动,组织开展全学段AI赋能教学培训,推广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方式从“讲授型”向“互动型”转变。同步建成“能动学习型”“生本·赋能”课堂体系,培育精品课例100节,选树区级优秀课堂模式,激励教师打造精彩课堂。
坚持机制升级,在优化教育治理上激发新活力。构建完善“区—片—镇—校”四级教研网络,实施小规模学校“线上+线下”帮扶机制,成功创成“教联体”建设实验区。推行校长“四阶晋升”机制,落实“每周一校”调研与教研员挂职副校长制度,推动教研成果在一线有效转化。
坚持强师赋能,在促进专业发展上构建新生态。依托23个学科教研基地、15个名师工作室和11个乡村培育站,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营”“领雁名师”培养项目,全面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建强名班主任工作室,深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推动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