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昆山建校企协同体系,推研学实践,促教育资源共享,助学生成长。
近年来,苏州昆山市聚力推进省级“教联体”实验区建设,锚定产教融合新路径,构建“机制保障、平台对接、育人同盟、课程实践”的校企协同体系,有效拓展教育资源、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擘画了“小我成长”与“家国发展”社教同频的“童”心圆。
以“联”字发力,健全体制机制。出台昆山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任务清单和推进模式。会同工信、文旅等部门,绘制“五育润心”研学地图,设立生涯体验站点。建立市级友好企业评选机制,形成“企业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企业”的良性循环。
以“协”字赋能,打造资源平台。开发“昆山之路 少年行”微信小程序,整合制造、农业、服务等实践模块,支持中小学在线预约课程。依托“成长昆山”平台,每周发布多样化小团组体验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快乐成长。升级昆山智慧教育云平台,实施集体研学活动全程数字化监管,为研学实践筑牢安全防线。
以“育”字深耕,建强同盟力量。引入优质高校资源,开展生涯教育指导师培训,培养骨干教师。通过亲子社团、家庭成长策划会等活动,引导家长成为“同行者”“参谋者”。聘请劳模、企业家等担任校外导师,组织劳模工匠分享会,创新开展“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活动,持续扩大“育人同盟军”。
以“人”字为本,深化课程实践。整合昆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总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编写家校共育丛书,开发“昆山之路”视频课等市级课程。推进落实校本分层课程,昆山市瑾晖实验小学对接低空经济、高端自行车等行业企业,将真实产业“微缩”进校园,建设“钱七虎院士馆”等职业体验教室,开设相关实践课程。江苏省昆山中学设计“科创前沿”“文化昆山”“法治中国”线路,开展“未来职业体验日”活动,引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强国建设“大蓝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