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不断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成效,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阶段性目标,资助育人功效不断彰显,学生、学校和社会...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不断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成效,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阶段性目标,资助育人功效不断彰显,学生、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不断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三个全覆盖”。
目前,我省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
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渠道,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确立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引导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互补”资助模式。
据统计,近6年,全省资助人数累计超过1564.36万人,年均增幅4.31%。资助总金额累计469.55亿元,年均增幅7.85%。
二是全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推进资助育人。
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资助育人。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搭建资助育人研究平台,定期编辑资助育人理论研究文集,并设立专项课题,进行系统性探索;
搭建典型宣传平台,每年编辑出版励志成才典型事例,拍摄《资助改变命运》等5部专题微电影,连续四年开展学生资助微电影评选活动;
开展“助学•筑梦•铸才”学生书法、篆刻作品评选、“江苏最美资助人”评选、“江苏励志成才之星”评选等活动;
举办了四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2018年,有465万人通过网络在线观看了第四届资助成效汇报演出。
三是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工作,守住资助底线。
坚持推进精准资助,用足用活现有学生资助政策,助力精准脱贫。
建立了“全省各学段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信息库”,实现全省各学段特殊困难学生信息共享,并确保信息库中的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建档立卡等低收入家庭子女公平接受教育,顺利成才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拔穷根”。
四是着力强化资助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管理。
不断强化学生资助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意识,按规定的时间、流程和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督查学生资助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建立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严格的预决算制度,将学生资助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落实学生资助责任制,规范各地各校财务管理,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廉洁意识,严防资金使用风险。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