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首批“新优质学校”32所 确定第二批建设单位27家江苏南通:以优质教育资源“增量”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5月7日,江苏省南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阶段性成果。
认定首批“新优质学校”32所 确定第二批建设单位27家
江苏南通:以优质教育资源“增量”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
5月7日,江苏省南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阶段性成果。首批“新优质学校”32所和第二批建设单位27家的名单确定。
在多年持续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2017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选树一批办学条件达标、坚持素质教育、践行轻负高质、办学绩效显著、社会群众认可的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南通市教育局随即启动相关工作,出台《南通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评估标准(试行稿)》,从“标准化、高品质、影响力”三个领域,明确了15个方面的30个指标。新优质学校建设评估工作,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成为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抓手。
各学校积极申报,不断深化内涵建设。2018年,37所学校经遴选成为第一批南通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单位。今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第一批“新优质学校”建设单位进行了现场评估,认定其中32家达到“新优质学校”标准。同时,对第二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申报单位进行材料评审,确定建设单位27家。
南通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上,着力做好“增量”,突出补短补弱,引导各地把城乡薄弱学校、新市民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以及新建设的学校作为建设重点。按照“推出一批、培育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循序渐进做好工作,努力构建体现时代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努力让学校“动起来”“特起来”“优起来”“热起来”。
首批南通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32所)
一、什么是“新优质学校”
在我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达到较高水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集中体现为对好学校的期待。好学校是什么样的?“新优质学校”对此作出了回答——
1.办学思想端正的学校:坚持教育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个性成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重视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良好发展,让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来自不同群体的所有学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学校管理规范的学校: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范要求办学。
3.队伍建设有力的学校: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乐于研究,善于从关注和研究学生着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多样的教育体验,师生关系和谐。
4.办学特色凸显的学校: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在课程实施、课堂改革、教育科研、学校文化、队伍建设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创新改革,形成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5.办学影响良好的学校:学校在本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转型中能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社会评价好,群众满意度较高。
总体来说,全纳教育、适合教育、满意教育是这些学校的共同点,标准化建设与高品质发展紧密结合,标准就是《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高品质发展的表现就是“办学思想端正、学校管理规范、队伍建设有力、办学特色凸显、办学影响良好。”
二、申报对象
1.原有办学基础薄弱或一般,近年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在当地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校。
2.新市民子女比例较高,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取得明显成效,其成果已产生较为广泛影响、形成一定办学特色的学校。
3.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办学三年以上,形成了一定办学特色的新建学校。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