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惊天逆转,多区改口称:选择民办能回原学区.....

    :2019年05月07日
    南京教育头条

    从昨天各区政策发布之后,家长群就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一条“学区是否保底”。“学区是否保底”各区所留下的咨询电话,都被打爆。有家长连续多个小时拨打电话,要么是忙音,要么就...

    从昨天各区政策发布之后,家长群就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一条“学区是否保底”。

    “学区是否保底”

    各区所留下的咨询电话,都被打爆。有家长连续多个小时拨打电话,要么是忙音,要么就是没人接电话。

    即使是接通电话,也就是很含糊的解释几句,要么就是让家长询问学校,家长的问题在区里完全都没有答案。

    下面小编先将各区昨天发布的政策进行一下简单的汇总,供各位家长参考。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建邺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对考民办落榜后是否有学区公办学校保底一事明确表态之外,其他各区有的是语焉不详,而又的干脆就没有说明。

    比如说江宁区的政策,其原文是:儿童如果未被所报民办小学录取,符合我区公办小学入学条件的,由施教区学校安排入学。

    一般人看到这条肯定是以为学区保底,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还是有疑虑,因为原文中表示是由施教区“安排”入学,并不是“回施教区学校就读”。家长表示“安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本校,也可以到联盟校,或者可以安排到其他学校,总之这个怎么“安排”完全就是学校的事情了。家长认为改了几个字,意义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在每个政策的最后,都有一行小字:最后的解释权归区教育局。

    再比如玄武区的政策,其原文是:选择民办小学的适龄儿童,仍需要按要求履行公办小学报名登记等手续,以保证入学不受影响。

    家长问:啥叫“保证入学不受影响”?潜台词就是只能保证入学,但是具体是不是本学区的学校则不一定?

    另外,鼓楼区、浦口区、江北新区、溧水区、栖霞区、高淳区对于参加民办招生考试,考不上能不能回原施教区都没有提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位家长进行了认真的总结,非常到位: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的问题,到各区进行了打探,谁知道情况竟然发生了惊天逆转!!!

    原先说不保底的,开始保底了,

    原先说可以的,现在要看情况了......

    不是我太落后,而是时代变换太快......

    视频来源:南京教育头条

    鼓楼区

    必须在这边施教区公办先报名,如果没考上民办,你回来是正常的,但是你考上了要回来就不行了。(那就可以保底了)是的,但是你要先报名。

    玄武区:

    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是否保底”,如果孩子民办小学没有考上,是否能够百分百回到施教区学校,目前来看仍是未知数。尤其是针对区内的一些热点公办小学,必须等到该小学的招生工作基本结束,对今年新生的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后,才能确认。

    需要提醒的是:不论家长是否打算报考民办小学,或者参加民办小学摇号,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施教区学校进行登记。

    秦淮区

    电脑派位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回原施教区就读,参加电脑派位已被录取,但不去电脑派位学校就读的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此外,报名民办小学、初中的学生,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施教区学校进行登记。以保证——未能被民办学校录取后,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建邺区

    如果学生未被所报的民办中小学录取,而已经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施教区学校登记的,都可以回到施教区学校就读!

    雨花台区

    如果学生完全符合施教区学校的入学条件,那么如果未被所报民办中小学录取,是可以回到原施教区学校就读的。但如果原本在入学条件中,就有所欠缺,例如户口未满一年,那么在未被所报民办中小学录取的情况下,就得交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江宁区

    “由施教区学校安排入学”,不存在被施教区学校安排进入其分校就读的可能,如果没有摇号成功,也没有被民办小学录取,学生可以回到施教区学校就读。

    对于先前政策上没有公开表示是否回原学区的问题,今天有家长电话咨询了鼓楼区,鼓楼区的回应是:参加民办能不能回原学区的问题,最好去咨询一下所在学区的学校,至于能不能上,还是区统筹安排这个目前不确定。

    此外,还有家长分别询问了鼓楼玄武秦淮,回应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给予所谓的“保底”。但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以秦淮区为例,如五老村小学,作为区内的名校,每年的生源都非常的多。如果五老村学区的学生,未能被民办小学录取,有可能会回不到这所学校就读,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但是,这些都必须要等到具体学校的招生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知晓。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是否准备给孩子报民办学校,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5月11/12日),到你所在的施教区学校登记报名!!!

    写在最后

    实际上,自从市教育局颁发政策之后,我们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各区的政策的问题:《详解:南京升学政策上的变与不变,南外或成为今年最大的变数~》

    在文章里,我们猜测各区也不会明确地说是能回还是不能回,他们或含糊其词地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或者直接说:根据各校情况进行安排;而最最善意的回应应该是:“按照同类靠后”的原则登记入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第一是降低政策带来的风险;第二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使是在同一个区内,各校情况可能也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全部的学校。

    事实上,我们只是猜中了开头,并没有猜中结尾。

    除秦淮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三个区明确表态之外,其他区都是含糊其辞,并没有一个区说是按照“同类靠后”的原则来处理。

    为什么不敢明说,或者这个人接电话说能,换一个人接电话答案则完全相反?那是因为区里确实知道,不能通过一刀切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校长一夜急白了头,有的学校很少人去报名,校长也很着急。

    但是,作为家长来说,我既要保证享受到全市孩子都应该能享受的公共福利(民办和摇号),又要保证当初花了全家人一辈子的积蓄买到的学区房这个个体的福利不能受到伤害(学区房入学机会)。

    但当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冲突的时候,就希望主管部门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则或者约定,让大家来共同遵守,这里的规则,不一定是能或者不能,而是一个明确的,针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这个时候,如果规则缺失,或者语焉不详,确实会导致家长抓狂。

    不管是宣布能保证回原学区就读的区,还是不能回原学区的区,或者未在政策中公开表示能或不能回的区,在我们看来其实都是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因为虽然各中小学是归他们管辖,但是说句扎心的话,有许多比较牛的学校并不是太在意的。

    回到前面的问题,规则到底应该怎么样?

    我觉得,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还是我们先前提议的两种方法:

    第一、不管是能回还是不能回,只要四个字“同类靠后”即可,同类靠后应该算是大家都认可的普世规则。这就像是排队一样,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秩序。

    第二、请各校针对本校的生源情况作出具体安排,并向社会公布。

    据悉,鼓楼区就采取了第二种办法:在我们第二次打电话询问鼓楼区的时候,电话接待的老师说:明天各个公办学校会张贴招生政策,以各个学校的为主。

    其实,早该如此。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说,如果实在是不想折腾,家门口的好学校也不少;如果学区本身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想要给孩子更好的选择,大胆去冲一冲,说不定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中等学区的家长可能就比较纠结,这个时候,建议大家还是去所在学区去咨询一下到底给不给保底,相信会有答案。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昨天 各区 政策 发布 之后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