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开启

    :2019年11月13日
    江苏教育发布

    为全面推动精准资助,促进教育公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研制了《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量化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量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发了“江...

    为全面推动精准资助,促进教育公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研制了《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量化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量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发了“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以下简称申请平台)。为有序推进平台上线运行,经研究,先选择部分地区和高校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共四大要求,请看下方——

    一、试点目标

    立足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量化指标体系,优化申请平台的操作界面和工作流程,着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江苏省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困难生认定、教育资助申请与审核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推动实现“两精准一简化”,即精准分配资助资源、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简化学生资助申请流程,切实提升我省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试点单位

    本次列入试点的单位为: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所普通高校;以及南京市(六合区)、徐州市(铜山区)和泰州市(兴化市)3个地区。

    三、试点内容与进度安排

    试点工作分为启动、实施和总结改进三个阶段,具体试点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启动阶段(11月中旬)。由各试点单位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详细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请每所试点高校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选择10-20%的学生参加,每个试点地区从义教、普高和中职学段中分别选择300-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试点工作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尽量兼顾各种类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采集时可由学生或家长填写,也可由资助工作人员填写。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于近期组织召开申请平台试点工作培训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实施阶段(11月中旬至12月)。各试点单位组织学生使用申请平台(移动端)填写家庭经济信息并提交资助申请,或由资助工作人员将家庭经济信息统一录入平台。系统后台依据量化指标体系的计分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打分,并与已有的省内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四类学生和已受助学生名单等信息进行比对,生成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量化分值和资助申请信息。学校和市县教育局的资助管理部门通过申请平台(电脑端)进行困难生认定和资助申请的审核工作,形成各地、各校的困难学生信息库。

    (三)总结改进阶段(12月下旬)。各试点单位及时总结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一方面,重点将系统量化打分结果与本学期实际已完成的困难生认定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两者的契合度,提出量化指标体系的修改完善建议。另一方面,听取学生和资助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反馈,提出系统操作流程优化、界面美化等方面的具体建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根据各试点单位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量化指标体系和申请平台。

    四、工作要求

    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成立由分管校领导或分管局长任组长的工作组,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根据试点要求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完善试点方案,明确具体责任分工,始终坚持学生自愿的基本原则,加强采集信息的安全保密,确保按时完成试点工作各项任务。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让广大师生知晓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做好因试点工作额外增加师生工作量等事宜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营造师生积极参与试点的良好氛围。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加强试点工作的业务指导与交流,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全面 推动 精准 资助 促进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