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向课堂要质量关键在哪?泰州高港区:“老师!”

    :2019年12月01日
    江苏教育报

    如何引导学生,既不用“担”不必要的压力,又要“吃”应该吃的苦?如何帮助学生,既“过得了今天”,又“赢得了未来”?   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带领全区的老师们一直努力!他们主动...

    如何引导学生,

    既不用“担”不必要的压力,

    又要“吃”应该吃的苦?

    如何帮助学生,

    既“过得了今天”,

    又“赢得了未来”?

       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带领全区的老师们一直努力!他们主动向课堂要“绿色质量”,积极实施“精神教育、精准教育、精品教育”的理念与策略,在去功利性、办真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着!

       今天,请随小编一同看看→高港区为学生的课堂高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做了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

    坚定绿色质量“风向标”

       追求“绿色质量”要把握课堂的主阵地。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力求构建适应绿色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01

    调研重在真实

       教师发展中心的全体研训员们按照“基于问题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坚持“每周一校行”“蹲点”学校,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查阅教学资料、组织师生座谈、参与教研活动等形式,发现课堂教学的真经验,找准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为精准指导各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每周一校行”情况汇总表

    研训员蹲点工作情况周报表

    02

    探讨重在专业

       大家围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打破“师师界限、校校界限、学科界限”,从“师本研修、校本研修、区本研修”等不同层面,采用个人突破、同伴引领、课例研修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化的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03

    构建重在适合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框架下,鼓励和指导各校构建适合自己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口岸实验学校的“生本课堂”、高港实验学校的“主体参与、分组合作”等。有效模式的构建,有力支撑了绿色质量在高港的实施。

    施展教师赋能“组合拳”

       能否真正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高港教师发展中心积极营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格局,实实在在给教师赋能。

    01

    “培”上“搭梯子”

       阶梯式设置“新秀露台、能手擂台、骨干展台、名师讲台”四大教学比武平台,推动了学科课堂改进,也带动了全区教育软实力的飞速提升。

    02

    “教”上“放样子”

       研训员和优秀骨干教师身先士卒,变“给我上”“跟我上”,变“喊破嗓子”“做出样子”,以实际行动提供示范。

    03

    “科”上“接地气”

       倡导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贴近一线问题,贴近真实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省级课题、市级课题结题率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1倍、1.8倍。

    04

    “研”上“结伴行”

       依据“相依前行,共同出彩”的理念,该区教师发展中心由各学科研训员牵头开展区集体备课活动,引导全区教师合作探索,对话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备课源头发力确保绿色质量。该区还组建了3个教育共同体,12个名师工作室、学科研修坊,并与常州、南通等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跨江联动”和区域合作,激活团队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05

    “训”上“菜单化”

       根据教师发展需求,采取“自身研修、内部培训、外出研学”的方式,将研训员带领团队研训和与专业性、品牌化机构战略协作相结合,分层、分类、分领域排定培训项目,针对校(园)长、中层干部、一线教师,通过“菜单式选学”,让不同对象的培训“对味”。多样维度的研训,有效促使了提质增效在高港的达成。

    谋划系统改革“长久计”

       提质增效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努力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提出了“系统思维、综合治理”的主题战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01

    推进“知识+习惯”研究

       在全区开展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科学制定了《高港区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十条》,并依托研训活动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研究案例。

    02

    深化“互联网+教育”应用

       用好“泰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拓展师生研、教、学的时空。以“泰微课”应用为突破口,从课堂教学入手,结合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03

    构建“家长+学校”机制

       组建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广聘家长讲师,普及科学的育儿观、人才观。

    04

    规范“校内+校外”行为

       在高港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下,该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其他科室一起,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经过治理,全区有偿家教零发现,“择校热”零发生,校外机构学科类参培比例全市最小……多种举措的实施,为高港学子营造了高质量的“局部晴天”。

       在追求“绿色质量”课堂的路上,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与所有的老师们一起携手,内外发力,不断反思,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计不断努力!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如何 引导 学生 不用 不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