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任卫兵工作室数学故事课程建设成果分享活动在实小教育集团南山湖校区举行。
12月13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任卫兵工作室数学故事课程建设成果分享活动在实小教育集团南山湖校区举行。
上午,由工作室的三位成员分享了数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顾宁燕老师的《认识厘米》一课,利用绘本故事《小熊的鱼娃娃》,引发儿童测量的需要。以切合低年级儿童思维特点的方式,巧妙地建立1厘米长度的概念和表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经历尺子的创造过程,发展儿童的思维。课的结尾,以故事启迪儿童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故事启迪儿童从小对生命进行关注与思考,体现测量的温度与深度。
顾宁燕(任卫兵名师工作室成员)
杨海林老师的《年、月、日》一课,以古罗马历法故事为载体,步步设疑,层层递进,引导儿童在经历年、月、日知识的创造过程中,以数学的理性去理解年、月、日相关知识的规定性。整个教学过程既富有数学思维的张力,又充满了文化的味道。
杨海林(任卫兵名师工作室成员)
周春国老师的《平移与旋转》一课,创造了密室解困这一情境,以孩子们熟知的柯南破案串联整个教学活动,伴随着案情的推进,课堂一步步走向深入。“汽车迷宫”“图形解密”“工程挑战”“艺术难题”,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带动着孩子们在变化的情境中不断加深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两种运动方式的神奇与有趣。课堂一步步走向高潮,孩子们在兴奋的状态下思维获得发展。
周春国(任卫兵名师工作室成员)
三节课后,工作室领衔人任卫兵作了题为《用数学故事课程智慧映照学生未来》的主题报告。任老师从建设数学故事课程的背景说起,诠释了数学故事课程的价值与功能,阐述了数学故事课程开发的理念、原则,并重点介绍了数学故事课程的实施策略、评价导向。报告中呈现出的系统的理论建构和丰富的实施案例,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卫兵(任卫兵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下午的活动,在数学故事课程实施情景剧《攀攀与“数学故事hui”》中再次开启。师生同台生动再现了课程实施中的三个场景——“读故事,明道理”“听故事,悟思想”“编故事,提素养”,整个表演富有儿童情趣,又巧妙展示了故事与数学的自然融合。
美好故事在这里
通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笑梅在致辞中向与会老师介绍了任卫兵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进行数学故事课程研究与建设的历程,她充分肯定了研究成果与价值,并希望研究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随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操太圣对课题的实施及其成果进行了指导与点评。操教授高屋建瓴,认为故事课程很好地将数学的理性与逻辑思维以符合儿童的形式呈现,是很好的研究思路,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顾俊老师从一位编辑的视角,从“教”“论”“研”“文”四个方面就教研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指导,并结合杂志的选题,谈了数学故事课程的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后,南通市教育局人事与师资处副处长周淑平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勉励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争做“四有”好老师,扎根课堂一线,在课堂实践中提炼教学主张,要在学术素养上下功夫,放眼祖国、民族的未来,做好教育改革的大文章。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