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用更暖的温度提高教育满意度,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苏基础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发文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
出台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资源;
推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
全年开工建设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达455所、472所、68所
……
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新成效,彰显着江苏基础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的使命担当和探索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用更暖的温度提高教育满意度,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苏基础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年终答卷
今明两天,“江苏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将推出2019江苏基础教育年度总结,敬请关注!
坚持立德树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使命。如何构建好落实机制?江苏基础教育人一直在努力。
2017年创新实施 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来,江苏共建设省级项目167个,争取财政经费3400万元。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完善思政课程设置方案,全省每所中小学都开发了1门以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育人体系。突出强化实践育人功效,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330多个校外实践活动场所,今年有573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3月18日,作为我省唯一一名小学教师代表,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包红心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会开好思政课,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包红心说。
“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我省基础教育进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说。
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评价教育、学校和学生,是基教人的责任担当。以课程建设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实现育人方式的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基教人的扎实实践。
8年持续创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左右资金予以专项支持。目前,江苏已建设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421个,60%的普通高中形成校本化育人模式。这一举动引发兄弟省市的关注和跟进,海南省和重庆市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文启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
7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2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12所学校被确定为建设培育学校。目前,全省优质普通高中达465所,在优质高中就读学生比例达90%。
劳动教育的开展同样如火如荼。常州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每年能够接纳3万余名学生集中参加学习。
6月,该市率先以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至2020年,全市将建立100个市级以上示范基地、创建100所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评选1000名优秀教师,表彰10000名优秀学生。
两年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倡提“适合的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努力办好“适合的教育”正成为人们的诉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校长洪亮认为,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每所学校都可以是优质的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成功的教师,每个孩子都能够是最棒的孩子。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接受 高考综合改革 。健全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江苏基教人努力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最关切的问题。
e.g.
以南通为例,该市教育教学改革吸引着全国许多同行前来调研、学习。今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又从落实“立德树人”基本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完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12字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课改理念,强调让讲授走向简明、让合作走向有效、让展示走向多样。
优化资源供给
打造城乡居民“优惠圈”
当前,我省教育公平发展已经从解决机会公平步入 教育机会、过程与质量效果并生的新阶段。
2018年,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8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02亿元,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
为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省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左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约为77%,全省85%以上的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探索推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约45%的县区已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
2019年,盐城市盐都区新增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增加普惠性学额1500多个。至此,该区普惠性民办园已达10所。
“推动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转变,是区政府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抓手之一。 ” 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介绍,盐都区政府按照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财政补助。
“十三五”以来,淮安市在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市、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起步早,行动快;建设规划测算精准,建设项目落实落地到位;破解建设资金筹措、土地划转、师资配备等难点问题上有硬招实招,闯出了一条加快普通高中资源建设之路;建设学校与办好学校并举,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成率与享誉度较高,达到了“新建一所、成功一所”的效果。
10月31日,全省普通高中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淮安召开,淮安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建设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如今,我省教育资源配置从过去的以物为主、以硬件投入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以内涵投入为主。
在学前教育阶段,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区域性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高邮市以19个省、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为龙头,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和“园园通”网络资源,精心打造出“校园环境中呈现、幼儿素质上凸现、教学游戏中再现、过程资料中体现”的办园特色。
面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江苏率先建立了 基础教育资源预警机制。2019年,江苏完成了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工作,形成省级及各设区市预警报告,印发给各设区市党委政府。报告显示,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较2018年将新增学龄人口 77.3万人,学校增量缺口 596所。
据此,全省及各地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地区教育资源和学校布局规划与建设工作。
省政府将学校建设列为2019年要办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提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
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今年我省优化教育资源的“重头戏”。
11月9日,省教育厅研制出台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学校配有师生冷热饮水设备”“建有宽带不低于100兆可接入每一个班级的校园网”“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提高教师的补贴发放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收住宿费”……新的一年,各地将继续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详细报道请关注” 江苏教育发布“ 微信公众号明天推出下篇, 敬请期待!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