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发文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 出台加强普通学校融...
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 发文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高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
● 出台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资源;
● 推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
● 全年开工建设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达455所、472所、68所
……
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新成效,彰显着江苏基础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的使命担当和探索实践。2019年年末,江苏基础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年终答卷
今天,“江苏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2019江苏基础教育年度总结(下)!
完善教育服务
用更暖温度提高人民满意度
★ 课后延时服务
冬日的一个傍晚,仪征市新集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暖意融融。推门进班,就能看到值班教师正在辅导学生写作业。班内和正常上课时的人数相差无几。
在仪征市实验中学,学生可以一直在学校待到晚上8:10,除了完成作业,还可参加特色课程。
仪征市实验中学
校长 方江:
课后服务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准确率明显提升,音、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显著提高。
据统计,仪征全市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83.1%,位列全省之首。
随着我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在省内全面推进,越来越多学校开始花心思、动脑筋,努力寻求“三点半”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南京是我省首个全面实施“弹性离校”的设区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两会上公开为南京的“弹性离校”点赞。
2019年伊始,南京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以集中写作业、看课外书为主的“弹性离校”逐步“刷新”,各校在拓展服务内容、组织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上下功夫。
历经一年探索,全省义务教育阶段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学校有4420所 ,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1.43% ;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数量达到260.42万 名,占在校生总数的33.1% 。
★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
与此同时,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千万名家长和孩子又迎来一个“利好”——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上线开通,包括电视和网络两个端口。
这是全国首个服务省域教育的信息化优质教育供给平台,整合了全省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重难点知识在线讲解等服务。 即使是偏远乡村的孩子,也能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该项惠民举措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 整治违规办学
每年招生季,面临“幼升小”“小升初”抉择的家长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今年情况有了新变化。
2019年,省教育厅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问题专项整治,专门印发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指南,围绕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等政策细化操作要求,同时开展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调查摸底,逐一审核各地招生方案,招生秩序为之一新。
与此同时,2018年以来,我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也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经整改合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共5507家,在教育部门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从事音体美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共3309家。
2018年专项治理期间,因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等问题被依法取缔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共5405家。
今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政策规章、黑白名单、学科类培训班信息等都可在线查询。
★ 帮扶弱势群体
教育的温度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近年来,江苏进一步健全全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如今,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残障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都受到贴心关怀。
2017年,南京首次颁发“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激励更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畏困难、勤奋学习。3年来,全市共表彰优秀学生2550名,发放奖金815万元。
盲人学校中职
学生 小高:
比拿到奖金更兴奋的是获奖本身,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的成长,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关注教师成长
优秀师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末,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意义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落实保障4个方面细化我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路径。其中,在师德建设、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多个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
《意见》出台,为我省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7月,宿迁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举措——人社部门按照区域内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量的10%增设高级特设岗位,动态管理,滚动安排,主要用于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选聘一线优秀教师。
宿迁的探索是江苏培养高素质师资的缩影。
自2009年开始,江苏启动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进行培养,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
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等评选。
11月13日,又有242名教师获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我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总人数增至1434人。
名师成长,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为解决全省27万名乡村教师研修氛围不浓、缺乏必要的专业成长平台等问题,2015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厅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
4年来,全省共建立市、县两级培育站600多个,培训学员2万余名。不少学员已晋升为县、市级名师,有的成为省级名师。
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让一批乡村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越来越多的人安心扎根乡村,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9月,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现有岗位结构比例,未达到省规定比例上限的,要逐年提高。
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研制统筹使用事业编制、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解决教职工编制短缺严重地区的用编需求,探索编制备案制管理。
“教师编制紧缺”这一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在统筹教师编制方面,今年徐州有了“大动作”。
通过深化生产经营类和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徐州市已腾挪出约7000个编制用于教师招聘。
未来两年,面对1.1万个教师缺口,徐州还要再协调约1万个编制。
“难,确实很难!”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处处长房启伟说,“但我们会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方能绘就蓝图,继往开来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葛道凯:
“《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描绘了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建成引人入胜的课堂、给人智慧的学校、让人幸福的教育,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