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揭晓,常州入围一例!

    :2020年03月03日
    常州教育发布

    该意见重点解决劳动实践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社会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等问题;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建立政...

    近日,

    常州提出重点解决劳动教育被弱化的问题

    针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周一至周五空置、周六周日爆满的情况,常州市投入1.3亿元将其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该基地拥有26个工作室,开设21门课程,每年能够接纳市区23所初中、8所高中3万余名学生集中学习。近日,常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该意见重点解决劳动实践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社会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等问题;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人民教育》作出点评:

    坚持问题导向、有措施、有目标、有机制,

    能有效推动劳动教育在区域的深入开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起来读一读吧!

    日前,《江苏常州:重点解决劳动教育被弱化的问题》被列入《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全国共30个。

    据悉,自2017年以来,中国教育报刊社连续3年发布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共遴选出爱国主义教育、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农村教育、办学活力、劳动教育等18个专题共30个典型案例,《江苏常州:重点解决劳动教育被弱化的问题》入选。

    我市加强劳动教育被全国推广的举措:

    01

    政府牵头,全国率先。

    我市率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教育合力,这一举措在全国率先。

    02

    集约资源,缓解矛盾。

    我市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市级劳动实践中心,开设21门课程,配备近200名专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公益实践机会,极大缓解了现阶段学校开设劳动课程中师资不足、场地不足等矛盾。目前,武进区等地已着手建设学生劳动实践中心。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常州样本”。

    03

    广建基地,服务发展。

    我市围绕“建设明星城”要求,重点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行业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着力研发“生态农业体验”“地方文化传承”“智能制造实践”“未来职业探索”等四大类课程群,较好地发挥了地方资源服务学生成长、教育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

    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核心,

    目标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

    外延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实训机制,

    推动常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常州 提出 重点 解决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