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筑牢学校防灾减灾防线,增强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技...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筑牢学校防灾减灾防线,增强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技能,5月11日下午,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班会课上,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了简短的防震紧急避险和自救知识宣讲。随后班主任组织各班同学进行正确的避险、自救方式模拟训练。16点35分,警报声响起,老师们立即停止授课,指挥学生按照疏散方案中的规定线路,双手抱头、弯腰迅速从教室撤离。
楼梯口、大道旁负责疏散的老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尽职尽责地指挥同学们有序疏散。当所有同学到达安全地带——操场后,班主任老师清点人数并上报学校。
本次疏散演练活动由学校学生处和综治办联合组织开展。通过演练,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地震发生时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自救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南通市新桥中学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多年前的灾难,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悼念逝者,更要积极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防患于未然。为提高学校安全应急反应能力,尤其是突发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反应和防踩踏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紧急状态下安全、迅速地疏散,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5月12日下午,南通市新桥中学进行了地震避险及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周密详细布置
为保障演练活动安全有序进行,5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全校广播大会,进行活动动员。在动员会上,指导老师特别强调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应对要领: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情绪上保持镇定,行动上讲究方法,做好头部保护,按照疏散路线,安全有序迅速地撤离到指定地点。动员会后,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了具体的活动布置,结合广播校会带领学生们具体学习了地震防灾避险的相关知识。
镇定科学避险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随着一声警报的响起,各班的同学们迅速蹲下,就近躲避在课桌旁或课桌下,用自己的书或者书包保护头部就近避险,准备撤离。
安全有序撤离
随着警报的结束,学生们迅速分两部分从教室前后门有序撤出,躬身弯腰护头,根据指定的疏散路线撤离教学楼。
各年级同学按照既定疏散路线,安全有序地到达指定地点,班主任清点人数,宣布演练活动结束。
通州小学
今天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学习和掌握灾害防范知识,5月12日上午,通州小学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班会时间,各班班主任组织进行了南通安全教育平台“512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在线学习。一个个惨痛的悲剧,一个个无助的眼神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家意识到灾难的可怕和无情。接着,老师借助图片结合亲身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全避险知识。
随着模拟地震警报的响起,各楼层的安全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迅速到位,学生按演练方案进行避险。全校同学迅速在自己的位置蹲下,确保头部低于桌面,并用书包或书本护住自己的头部。约3分钟后,地震警报解除,学生坐回自己的位置。整个演练过程规范有序。
各班班主任老师就这次地震避险演练进行了总结。
一次紧急避险演练,就是一次鲜活的生命安全教育。此次演练,有效提高了学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面对灾害时应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也检验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平安和谐校园的构建得到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六年级的同学们还精心制作了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手抄报。
供稿: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新桥中学、通州小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