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全面领导得...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党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高校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启动实施,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党建联盟正式成立,选派15位党委书记到民办高校任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积极推进。新建22个高校同心教育实践基地,教育统战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省教育系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的热潮。协同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为家长减忧,彰显了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
“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现“营转非”“备改审”,制定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预收费资金得到有效监管。有序推进民办义务教育举办者资质审查、招生行为规范等工作,不断加大“公参民”学校治理力度。
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在各级各类教育评价、评估、评选工作中,突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及时出台或修订相关标准。我省“1+2+N”的评价政策体系正加速形成。《江苏省教育督导条例》正式颁布,为推动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好履行教育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依据。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破有立。江苏新高考实现首战告捷、平稳落地。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持续深化,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公民同招”,普通高中“公民同招”有序推进,中考加分政策逐步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创新实施。
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增加。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成效显著。苏锡常都市圈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职教发展的“苏南模式”、创新高地加快形成。10所高职院校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评选中,全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获奖总数、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终身教育结构体系愈加优化。修订《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全省35个社区教育项目被认定为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新认定21个省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实现每个设区市建有3所、90%以上的县(市)建有1所老年大学的目标,老年人多元丰富的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五育并举”短板弱项加速补齐。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全面加强。
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卓有成效。2021届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达到95.55%,高校优秀毕业生典型不断涌现。
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持续向好。启动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建立“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等8个中外校群合作机制,35所高校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吸引一批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苏合作办学。
疫情防控安全线和校园安全防控网筑牢织密。各地各校坚决扛起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调度资源服务大局,10万师生志愿抗疫,暑期20万留校学生无一人被感染,校园疫情防控经受住新考验。积极推进师生员工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率超过95%。建立每周常态化核酸检测制度,实现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扎实开展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和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防范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实验室及危化品专项治理、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明确十大举措,切实做好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防火墙”。
教育投入和资助工作不断加强。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学段启用资助申请平台,学生资助实现“不跑腿”和“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各项政策有效落实。
师德师风和人才工作不断加强。
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不断加强。
来源:办公室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