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线上”转“线下”,学习生活衔接这样做……

    :2022年04月11日
    扬子晚报网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我省多地初中、高中学校的学生也重返了美丽的校园。其他年段也将根据当地防疫要求有序返校复学。“线上”转“线下”,学习生活衔接如何做?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我省多地初中、高中学校的学生也重返了美丽的校园。其他年段也将根据当地防疫要求有序返校复学。“线上”转“线下”,学习生活衔接如何做?

    刚经历完一段时间的居家学习又复学返校,心里可能喜忧参半,进而出现一些不适反应。针对可能会出现的“线上”转“线下”学习不适应的情况,中华中学的心理老师给同学们提了十条建议:

    1.规律生活作息

    任何时候都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吃好,睡好,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对于在居家期间作息松散的同学,可以首先主动回顾曾经在校的作息时间表,在认知上接受复学这一事实;然后邀请家长共同制定迎接复学后的作息时间表,并请家长帮助监督;最后,在复学前后这段时间维持充分睡眠,尽量平稳过渡。

    2.接纳内心情绪

    疫情的反复使大家都处在一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中,从而引发担忧、焦虑、烦躁等情绪。其中有些同学会归因于自己软弱、意志不坚强,否认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面对疫情出现的各种情绪,是我们在危险环境下出现的正常防御心理反应,要看到自己的情绪,做到理解和接纳我们的情绪。

    3.合理看待问题

    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合理性,而不是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比如,因线上学习时没有好好上课,导致复学后发现课堂内容跟不上时,应首先接受这是合理的正常现象,“不好好上课”和“学习跟不上”之间是很自然的因果关系,进而冷静地寻求解决问题。

    4.寻求人际支持

    如果你觉得不能及时适应新变化,可以在复学返校后主动与家人、朋友聊天倾诉,和值得信赖的朋友、家人、老师保持联系,通过互相交流增强归属感和情感支持。

    5.正向思维转化

    “凡事不要只往坏处看”,学会去看看这段经历的“价值”,有意识的进行正向思维转化,或许会让人的感受更好一些。察觉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静下心来分析优缺点,找到提优补差的方法。

    6. 保持愉悦运动

    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可以帮助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愉悦心理。每天做一些运动,认真对待学校的跑操活动和体育课,无论居家隔离还是在校隔离,都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跳绳、做操等。

    7. 尝试放松训练

    做一点能帮助你保持平稳心态和集中注意力的放松训练,可通过腹式呼吸、想象放松、正念冥想、蝴蝶拍技术、保险箱技术等方法,调节情绪,积极适应变化。

    8. 有序使用电子产品

    对待复学后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可以和家长真诚沟通,也可以与父母召开家庭会议,明确复课后学校的日常规定、同学们每天的首要任务以及时间分配,进而协商电子产品的管理与使用等细节规范要求,达成协议并参照执行。

    9. 增强社会认同

    疫情期间,那些逆流而上的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坚守岗位的公安民警、公务人员,负重前行的工人农民、爱心人士……在疫情给我们带来变动的背后,同学们也看到了心目中的职业偶像、社会脊梁,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向他们学习,为所当为,未来可期。

    10. 寻求专业帮助

    要记住你永远不是孤单一人。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还不能疏导自己的心理困惑时,可联系班主任、心理老师,及时向我们寻求帮助。

    家长情绪稳定,是孩子居家学习最好的“安心剂”

    除了返校复课的学生,我省多地依旧有很多学生还在“线上”居家学习,根据“陶老师”热线的后台反馈,居家学习期间因学业问题导致的亲子关系紧张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

    陶老师工作站栖霞分站老师戴志梅坦言,孩子居家学习,家长要多进行正向激励,少负性表达,每天多看看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例如,当孩子今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比昨天提前了二十分钟,家长就可以及时表扬孩子网课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会了时间管理等。如果家长需要对孩子学习提一些建议,建议要合理,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对孩子进行控制性或命令性的表达。当孩子情绪不稳定对家长吼的时候,家长不能也跟着大吼,不能卷入孩子的不稳定情绪中,要保持自我情绪的积极稳定。

    “自我减压要及时。”戴老师建议,“疫情当前,作为家长的我们,承担了太多责任与压力,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这都是正常的反应。但焦虑情绪往往是会传染的,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则会很快传染给孩子。因而,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放松减压,可以宅着做做运动,可以选择呼吸放松的练习,可以听听音乐,可以读读写写。如果遇到心情特别郁闷的事情,一下难以进行自我调整,可以拨打相关热线,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葛灵丹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正值 春暖花开 之际 我省 初中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