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精彩纷呈,下面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我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精彩纷呈,下面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绿野村:劳动教育20年——苏州市实验小学
苏州市实验小学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太湖之滨开拓了一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绿野村”。学校以“绿野村”的开发、建设、使用、改进为突破口,设置了为“全面发展”奠基的劳动课程目标,构建了具有“绿野”特色的劳动课程内容,创建了指向“综合育人”的课程实施模式,形成了“多元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在“学校、绿野村、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系统中实施。
20年来,学校共实施了1700余天绿野村劳动实践课程,开发了20余个绿野村及校内劳动教育精品案例,开展了80余次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研讨活动,进行了2200余人次教师培训,共接待40万人次的本市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成果《绿野村:劳动教育20年》获评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耕读同行 劳动至美——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南通中专立足学校办学特色,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打造“耕读同行 劳动至美”的劳育品牌。学校在校园内开辟近4亩的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耕读园”,将耕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在“耕”中突出劳动价值和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读”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学习,丰富人文底蕴,涵育道德品行。
在耕读园内,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亲身参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过程,充分体验劳动乐趣,提升劳动技能,享受丰收喜悦;学生在劳动中感恩生活,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努力做到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
“劳美创”三位一体,打造劳动特色项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项目牵引、课程渗透、文化浸润”铁色劳动育人体系,打好劳育“组合拳”。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推动各二级学院实施各具专业特色的劳育实践项目。
素质教育中心结合学校铁路特色背景,依托学校“江苏省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和“高铁实训站场”等优质教育实践资源,创新劳育项目“设计素质”拓展模块,针对铁路专业设计文艺创新类的劳动实践项目,非铁路专业设计工科创新类劳动素质提升项目,实现学科交叉、审美融入,充实劳育课堂内涵,拓展劳育外延,培育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2021年以“新心点灯”劳动项目兴趣小组为基础,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创新实践工坊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弘扬劳动精神、铸造国之重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举办“弘扬劳动精神、铸造国之重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基地,于2021年起面向航空工程类研究生开设《航空工程类劳动教育与创新实践》实验实践课程。
该课程分为飞机构造认知、航模F3P 3D机制作、无人机调试、夹式引伸计制作、无人机复合材料舵面和舱门口盖生产实践活动等多个劳动实践模块,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
来源:职教处、苏州市实验小学、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