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 | 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集萃②

    :2022年05月02日
    江苏教育发布

    我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精彩纷呈,一起跟小编去看看吧!

    我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精彩纷呈,一起跟小编去看看吧!

    劳动教育“有根”生长的“六化”措施——连云港市新坝中学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坝中学围绕劳动课程核心素养,紧扣劳动的观念、能力、习惯、品质和精神等要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劳动育人为核心,以动手体验为重心,从物质、课程、精神三个维度入手,突出以“六化”措施为抓手,即:环境主题化、场所开放化、课程校本化、活动生活化、教研常态化、评价多元化,实现五育并举。

    学校本着 “崇劳尚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理念,确立了劳动课程目标,建构了以生为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了学生校内外劳动教育清单;建有一馆(农耕博物馆)、两廊(种学廊、积学廊)、三园(文化园、体验园、耕种园)和六个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定期参加劳动,参与实践体验,内化养成。学校着力教研“寻根”、文化“立根”、 评价“扎根”,进行实践操作,浸润体悟、涵养内化,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弘扬劳模精神 成就青春梦想——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任务单、学期劳动任务清单,让学生自觉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是强化日常家庭劳动教育,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是搭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平台,扩大校外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城乡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和公共场所参加志愿服务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推动“劳动四育”传承劳动精神 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遵循学校百年前倡导的“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等办学理念,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五育并举”。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相融合,形成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劳动教育覆盖面100%,劳动技能锻炼100%,参加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的学生超过50%,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全国劳动模范”王岩等杰出校友。每年都有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表彰和竞赛中获奖,100余人次获得“全国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苏美德学生”等德育表彰。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劳动教育+”研究生育人新模式——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积极响应,立足学校特色,通过增设劳动实践课程、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组建研究生助管团队,设置研究生志愿者工作部等,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将劳动教育嵌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

    一是劳动教育+思政育人。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多层次多角度教育引导研究生认真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中的劳动价值观,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于指导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劳育融合德育的方式,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发展,形成二者协同共进的良好效果。

    二是劳动教育+党史育人。坚持将劳动教育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把“三会一课”开在劳动现场,把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放在劳动现场,形成抓好一点、带动一片的局面。发挥教工党员、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在研究生劳动实践基地的田间话专业、地头谈党史,在劳作中传授劳动技能,在言行中诠释劳动价值。

    三是劳动教育+专业育人。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学科,着力挖掘每个专业劳动教育的元素和内容,将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学位点和审计、会计、金融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中蕴含的劳动伦理、劳动精神外化,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渗透本专业劳动伦理精神,强化劳动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合提升,促进劳动情感的建立与培养。

    四是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育人。把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借助研究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各学院研究生到基地参与种植、采摘、灌溉、除草、施肥等各项劳动,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所在,在劳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培养奋斗精神。

    五是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育人。延伸社会实践的内涵,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调研等实践活动的作用,带动研究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感悟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价值以及劳动精神,从而更加端正劳动态度,更好地投入社会实践。

    来源:职教处、连云港市新坝中学、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审计大学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我省 高度 重视 劳动 教育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