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新版”劳动课怎么上?专家支招 —— 手脑并用,有“劳”也要有“育”

    :2022年05月27日
    《新华日报》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测试的结果,我们让四年级小学生穿针引线,不少同学需要10多次,甚至20多次才能成功。”5月24日上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导师研修班上,教育...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测试的结果,我们让四年级小学生穿针引线,不少同学需要10多次,甚至20多次才能成功。”5月24日上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导师研修班上,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教授的分享,在台下上百名中小学劳动课教师中引发共鸣。

    顾建军说,穿针引线是最基本的考验手眼协调能力的劳动,手脑并用也是创造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当下这些手脑并用的日常事务基本由家长代劳,学生与真实生产生活严重脱离,认知性学习活动与劳动实践活动失衡。根据课题组对某市大中小学3390位家长的调查,小学、初中周一至周五平均家务劳动时间约为17分钟。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门课,还是对教育文化的一次重塑。”顾建军建议,劳动教育不是空泛的,既要有大汗淋漓的劳动,又要有学思创结合的劳动。劳动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体现劳动过程要素,比如说劳动课上做陶艺,要认识材料、了解工艺、懂得铸造,而不是停留于艺术欣赏。在设计劳动项目时,学校不能简单找一些网络素材,安排几个步骤,还要追问其中一系列的育人要素。“不能为了劳动而劳动,要让学生学会劳动、善于劳动、享受劳动、热爱劳动,形成良性循环,超越劳动本身真正享受劳动的快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本次培训由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落实践行教育部本月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史炳松主任介绍,尽管课程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但目前各校劳动课还没有统一的课标、课本,很多学校都没有劳动教育的专任师资,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各中小学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因地制宜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及评价,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来源:《新华日报》 2022年5月26日  第6版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大家 分享 一个 测试 结果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