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江苏高校产业教授管理工作展示③

    :2022年06月10日
    江苏教育发布

    产业教授制度是江苏省推动产学研融合从理念向制度落地的先行实践,探索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了江苏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江苏...

    产业教授制度是江苏省推动产学研融合从理念向制度落地的先行实践,探索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了江苏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江苏教育发布”将展示和分享近年来在产业教授选聘和管理工作方面做得较有成效的部分高校案例。

    扬州大学:深化产教融合育人 向产业教授引智借力

    扬州大学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扎实推进,不断规范和加强聘任和管理工作,以产业教授队伍建设为依托,搭建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

    一、完善体制机制,

    过程管理“把关严”

    学校根据相关规定,不断规范和加强产业教授的聘任和管理。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学校严格过程管理,按需设岗、公开选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使产业教授清晰自己的责权。二是建立“省、校、院”三级管理机制。学院组织聘任仪式和专场交流会,学校定期对产业教授开展相应的年终考核或聘期考核,对于不能履职的产业教授坚决亮黄牌。

    给产业教授授予聘书

    二、依托名企大院,

    导师队伍“水平高”

    学校选聘的产业教授均来自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覆盖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等新兴领域,包括企业的创始人、高管、培训专家和技术专家等,为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了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教授把企业家精神带入课堂,把市场理念融入教学,把创新能力传授给研究生,为研究生培养注入新思路、提供新路径。

    产业教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三、共建合作平台,

    校企育人“质量高”

    学校鼓励产业教授参与研究生培养,保障人才培养供需,打通知识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引进来”参与全过程培养。学校积极邀请产业教授走进校园,参与学科与学位授权点建设、实践平台建设、教材与教学案例编写和研究生全过程培养,对于研究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二是“走出去”开展科研与实践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和研究生深入行业(企业)考察,以行业(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同时,还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产业教授所在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产业教授到扬州大学进行研发项目研讨

    四、创新人才培养,

    合作项目“成果丰”

    学校近年来与产业教授累计合作培养博士生20名、硕士生100余名,合作成果丰硕。多名产业教授所在的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合作的深入推进,不但密切了校企联系,也切实促进了校企共赢。

    来源:研究生处扬州大学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产业 教授 制度 江苏省 推动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