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35年,把“音乐种子”植入“文化土壤”是黄美华一直以来的追求。她发现语文课本里有很多与音乐学科相关联的课文,从此主动牵手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
今天,让我们走近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黄美华
从教35年,把“音乐种子”植入“文化土壤”是黄美华一直以来的追求。她发现语文课本里有很多与音乐学科相关联的课文,从此主动牵手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
执教课文《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她会带着学生走进梅兰芳曾经演出过的剧场——更俗剧院、梅欧阁纪念馆,了解京剧与家乡南通的渊源,让孩子从音乐和语文不同视角看到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梅兰芳。“我们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境界里,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
音乐教育不能只教“音乐的ABC”,要让音乐和音乐学习回归文化语境,让孩子沉醉其中,美美地听和想,快乐地唱与创。黄美华所在的学校选用排笛作为音乐课堂乐器,作为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支撑。黄美华和其他教师一起为排笛编写校本教材,制作课件,拍摄录像课,在全国使用,让更多的孩子可以领悟音乐的魅力。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施丹瑾说:“每年全国各地的代表团都会走进我们学校,走进黄老师的课堂,学习她先进的教学理念。荣誉背后是她超出常人的付出与坚持。”
2015年,黄美华的爱人不幸罹患脑出血,瘫痪在床。每天清晨4:50起床做饭,送他去医院做康复治疗已成为常态。
在人生中最困难的七年间,黄美华也没有落下一节音乐课,因为绝大数孩子的音乐素养来自学校课堂,她不能缺席。“最近收到了我的学生胡陈辰发来的一段视频,现在她是一名现役军官。这是她和小伙伴合作演唱的歌曲《大中国》,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我为她感到骄傲。”
“课比天大”是我的座右铭。把音乐课上成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让音乐教育回归育人本心,是我的信念。
来源:教师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