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教师节前夕的这一次聚会,是 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江敏和一群南京援疆教师一年一度的相约。 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在遥远的新疆伊宁,他们一起并肩战斗, 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今天让我们走近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南京金陵中学教师江敏
“2018年的8月25号我们出发,到今天为止我们相识4年,所以要感谢我们4年前的相识……”2022年教师节前夕的这一次聚会,是 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江敏和一群南京援疆教师一年一度的相约。 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在遥远的新疆伊宁,他们一起并肩战斗, 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曾和江敏一起援疆的教师对她的评价很高:“ 在整个的团队里面,她是一个有号召力、有内涵、有趣和有温度的人。”“在学校里,她有两个徒弟,一些是正式拜师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并没有规定是她的徒弟,也跟在后面听课,后半个教室坐的都是老师。”
南京建邺教师发展中心援疆教师领队马菊华说:“江敏在新疆留下的不只是一套备课资料,还有她那种对学科孜孜以求的精神,源远流长。”
2015年,江敏去新疆时和当地教师有过交流:“新疆是个好地方,它的自然风光很美,但当地教师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那么,我们能不能和他们保持长期交流?” 正是带着这种朴素的想法, 江敏 来到了伊宁市第三中学,在这里她度过了三年的支教时光。
“我们是从自然科学知识发生的逻辑关系,开始进行教学,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现有的结论出发,去寻找符合这个结论的现象。”江敏介绍道,这个课题研究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虽然如此,但未免也有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是能够适用于全体学生?
对江敏来说,这次远赴异乡的支教行动,也成为了一场关于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高一的一年,我们开设的演示实验大概有100多个,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所以老师们上完这样的课就很自豪地讲,‘江老师我今天课上得很好,我现在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在学生的眼里,江敏的课堂就仿佛是智慧的剧场,她把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到了伊宁,也和那里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 在认识江老师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化学课是可以这样上的。 她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发自内心地 喜欢上这门课程。 ” 伊宁市第三中学化学实验员 古丽·依莎木丁表示。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伊宁市第三中学毕业生赵堃说:“江老师不仅仅是把科学的种子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更是启迪着我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都要去仔细观察、系统分析、辩证思考,这令我们受益终生。”
“ 新疆的教育,有着非常肥沃的土壤,也有她的种子,我们去浇了点水,让她能够生长得更好一点。”
来源:教师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