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省教育系统以各种方式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掀起了学习热议二十大报告的...
聚焦二十大
携手奋进向未来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省教育系统以各种方式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掀起了学习热议二十大报告的热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谭铁牛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我深刻感受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感受到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深厚人民情怀和深沉民族情感,深刻感受到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光荣和艰巨,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教科战线的殷切期望。报告第五部分专章阐述教科工作,并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论断,把教科工作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创新科技、科技支撑发展。下一阶段,南京大学们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全面贯彻实践要求,同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学习宣传大会重要精神的先行者,研究阐释大会思想内涵的主阵地,贯彻落实大会重要要求的排头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努力把百廿南大早日建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缪昌文: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一步绘就了未来发展蓝图,目标明确,令人振奋。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巩固和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使教育真正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国家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袁军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的战略规划。作为一名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潜心教学、用心育人,勇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书写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的新篇章。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跃: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按党中央要求深入研究和阐释。
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 王双全 :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让我们充分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苏州教育要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供给,保障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坚持“五育并举”,稳定加强内涵建设,重视解决短板问题,树立苏州教育的文化自信,营造全民理解、包容、一心为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相信苏州教育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 李俊君: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我们青年的寄语。作为新时代的人文学子,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心怀家国担重任,胸有大志谋复兴,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不仅要刻苦钻研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更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本科生 孙雯:
作为一名新发展的党员、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新征程上,我将在学习工作中刻苦努力,勤学进取,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以实际行动践行“精业济群”校训精神,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景文清: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伟大时刻,内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我们学院目前也正在积极筹备“党的二十大精神”博硕士理论宣讲团,我也很荣幸可以担任宣讲团团长,带领青年大学生一起立足历史看实践,围绕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史实、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进行全面讲解,在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来源:综合整理自各地各校官微
编辑:陈舒媛、王筱
审核:管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